第100章 吹哨(6/7)
最为重要的是,案底区别对待,根据表现该不留的就不留。对外谁也不准提起有此案件,责任全部由他曹挺进个人来负!”
曹挺进这样的做法,一下子就让各方都对他刮目相看了。
无论是部下,还是同僚,又还是领导,都没得话说,一夜之间都改变了对曹挺进的看法。
就这样的一次小试牛刀,谁也不敢再轻视曹挺进了。
终于,杨书记召见他了。
在【双整运动】就要开始前夕,杨书记的秘书电话通知曹挺进,马上去一趟市政法。
在这以前,他们通过短信,通过电话,还没有近距离的有过会面。
像这样单独召见,凭曹挺进的级别,只能用特殊,破例来形容。
到了办公室,杨书记让曹挺进坐下,连关心的话都没说,直接就切入正题。
他说:“小曹啊,要想在中区这地方保护势力最强的地方,撕开口子的确很难?
可组织上既然选择了你做这个吹哨人,即使再难,你也得顶住压力上!
有信心没有哇?”
“领导,我自从三年前从蜀省公安厅受厅长指派下来卧底开始,我就树立了信心。”曹挺进如是说。
“陵江的黑恶势力之所以能猖獗,敢频繁作恶,最大的原因,还是坏在一些本土籍干部党性不强上。
不过,他们也难。
我来陵江这几年认真的调研了一下,出问题的本土籍干部大多来自基层,这在袍哥文化本就浓厚的陵江,在沾亲带故的轮番攻击下,他们也是人,也有七情六欲,要想铁面无私的干好工作,着实不易。
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,地方保护为了形成势力,本就要寻找、甚至是培养自己的代言人来保护自己。以至于这些后来被查实的问题干部,能一路攀爬上来,有些还是黑恶势力的杰作。
也就是这样,慢慢形成了一个怪胎,孕育出了今天陵江的畸形社会结构和社会意识。
有些干部明明是枉法了,可他还认为这是在为官一任,造福一方。只是在任上为家乡父老多争取了一些利益,保证自己没拿一毛钱!
就这样的意识,已经在这遍土地上滋润出了一个个毒瘤,严重的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