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82章 诱其兵进北平(2/3)
如何,朱棣都必须想尽办法借到兵。
在这种情况下,最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就是朱棣会采取极端手段——胁迫朱权夺取兵权。这似乎是他唯一的选择,但这样一来,朱权就会陷入两难的境地。对于朝廷而言,朱权将成为逆臣贼子的帮凶;而对于朱棣来说,朱权也是心不甘情不愿地被卷入其中,难以得到真正的信任和感激。
“如此一来,两头不讨好的就只有十七哥了。”袁巧儿不禁感叹道。
朱楩点头表示赞同:“四哥若是独自去借兵,的确很有可能引发这样的局面。所以,我们应该和四哥一同前往,让十七哥看到我也站在四哥这一边,或许他会感到稍微安心一些。”
此时的燕王府内,气氛异常凝重,众将领与朱棣围坐在沙盘地图前,每个人的脸上都透露出严肃和专注。他们正在深入研究这场即将到来的战役,探讨如何制定最佳的战略和战术。
李景隆作为敌方将领,并没有像人们预期的那样,贸然集结五十万大军直接前往真定。相反,他选择进驻德州,这一举动表明他如今已不再是那个性急的人。
朱能情绪有些激动地说道:“李景隆没有直接会师真定,显然是担心我们会在他会师整军的时候发动突然袭击。”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李景隆谨慎决策的认可,但同时也意识到这给己方带来了一定的挑战。
朱棣微微点头,表示同意朱能的看法。实际上,他早已安排朱能负责在真定周围设伏,对李景隆的会师行动进行骚扰和伏击。如果这次行动能够成功,不仅可以极大地鼓舞己方的士气,还能再次挫败李景隆所率领的南军的锐气。
然而,张玉却插话道:“李景隆若是如此轻易就会上当,那这场仗恐怕也就无需再打了。我们可以直接长驱直入,杀到京城,恐怕也无人能够阻拦。”他的观点虽然有些夸张,但也反映出李景隆并非等闲之辈,不会轻易中伏。
将领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当前的局势,每个人都深知这场战役对于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——这是一场关乎生死存亡的决战,没有人敢掉以轻心或有丝毫的懈怠。
然而,燕军的核心人物朱棣却始终保持沉默,一言不发。坐在朱棣身旁的朱高炽,眼见场面有些失控,连忙安抚着众位将领,试图平息他们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