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67章:东方直布罗陀覆灭记:真正的计…(3/5)
种旗帜横幅。
实际上,从进程开始,由当地商会和军方组织的欢迎队伍就已经出现了,而当两名指挥官乘坐装甲车抵达此处时,情绪也达到了顶点。
一堆记者架着长枪短炮,在隔离线外,紧紧的挨着,不想放过任何一帧重要画面,而随军记者则站在线内,除了拍摄代表和投降仪式,他们也要拍摄当地华侨和士著的“热烈欢迎”,作为宣传材料,巩固南征的合法性和宣称。
作为国防军攻克的第一座英国殖民地城市,大加造势显然是必要的,来自财政部的巡游国利助赠团也在银行里摆上了窗口,开放南征债券的售卖活动。
当然,新加坡方面也没有坐以待毙,除了惊讶于暹罗的态度和中国的决策,英军指挥部内为是否要主动出击,夺回哥达巴鲁爆发了争论。
最终,战术保守的英国人还是选择放弃,英军选择在瓜拉龙运到关丹一线组织防御,英国人还是认为东海岸的情况不利于大规模出击,而西线继续维持原样,三个师沿霹雳河与南北道路防守。
英国人的判断并没有错误,但他们显然没有吸收欧洲战场的教训。
在波兰战役和法国战役结束后,国防军迅速调整了对英作战计划,左念微说服众人,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——
东线由哥达巴鲁登陆后,利用当地完善的港口设施,运送机械化部队登陆,组成装甲集群,在己方空中支援下,沿着较为平缓的东海岸迅速向南突破。 但突破也不能突破的太快,左念微真正的目标是在陆地和空中双重压力下,迫使皇家海军命令z舰队出击。
z舰队作为威慑舰队,左念微也拿不准英国人到底会不会出动——欧洲局势实在是太糟糕了,不同于后世人的看法,这样一支庞大的舰队依然有着相当的作用,即便德国人手里的是一大票高速舰。
但既然是雪茄胖子执政,英国人出击的可能性还是很高的。
为此,左念微又下令造船厂维持原计划不变,即在主力舰短缺时,依然将三艘战列舰送入造船厂拆解。
如此一来,海面上就是六对九,英国人的“赢面”还是很大的,当然,国防军的主力航母全在,在宣战后,左念微密令“启明”和“长庚”二舰南下,六艘航母常规载机量380余架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