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74章:下一节点(2/5)
为战术价值,实战中比28节更快的也很难有效的抢占t头,或者取得其他重大战术优势,因此各国大多将战列舰航速放在27节这个位置上。
但很可惜,二战中基本没有战列舰决战的机会了,反倒是各国本不准备专门去打决战的快船当了主角。
二战前设计的30节以上的战列舰,都是准备去破交和反破交的。
比如金刚级的高航速是为担任夜战舰队旗舰准备的,跟巡洋舰一块冲一线,结果成了砖,哪缺往哪搬;
欧洲那一票就更不用说了,纯粹是破交、反破交和抓巡洋舰,甚至到最后,其任务也没怎么超出这个范畴。 阿拉斯加也是为防卫日本的巡洋舰队准备的,衣阿华则受到了错误情报的影响——
金刚:我打衣阿华,真的假的?!
大和:不,是她把我当成45万吨的你了……
但是衣阿华的底子好,到二战中后期功能扩展出来后,也照样能胜任,而更慢的北卡和南胖就不那么招人喜爱了。
而如今,这一情况又有了更多的变化,本位面的美国人所面临的情况更为“窘迫”,国防军有四条决战舰,虽然前两艘没经过长门那样的改装,要弱上一些,但数量是四艘,一共34根炮管子呢,理想决战下科罗拉多们末必能参上来,因此美国人造南胖的决心要比原时空更坚定。
快船方面,国防军的重巡虽然不多,只有十艘,但都是超条约的,再加上两艘战巡,压制这些巡洋舰的需求也很迫切,因此将防巡和决战相结合的衣阿华自然也有需求,此外,还有更大规模的重巡洋舰舰群和雪橇犬的投入。
战场上,战列舰角色已经发生了变化,海军军舰从决战时期的特化走向无效决战下的统合的一个过程,小群作战成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战列舰交战主流。
而快速战列舰就是一个包打全场的东西,巡洋舰可以追,决战也要去打,衣阿华就很好,防护水平固然是有所牺牲,但速度快的能追上巡洋舰,再加上美国佬黑科技炮塔和庞大的体格,决战也不用担心,唯一的问题还是老美祖传的超重,衣阿华的适航性并没有那么乐观。
对于国防军来说,航速倒是不用那么高,因为国防军的战列舰是威慑舰而非进攻舰,航速可以稍微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