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蔡家的血》03(1/3)
003
学上不了,舅爷爷一家又开始操心起四表叔的工作,毕竟在我们的社会氛围中如果一个人既不上学又不工作那就跟一个“街溜子”(街读“该”音)没啥区别。而以当时舅爷爷家的情况给四表叔安排一个工作还是挺容易的,如果不是因为前面事情弄得太大,本来舅爷爷可以给四表叔安排到国有单位,但现在不行了,哪怕是一个临时工或者合同工也得考虑社会舆论。
这时候已经是1988年了,正处于城市改革才开始的时期,虽然要比其他地方反应慢一些,但也出现了一些私营乃至合营企业,舅爷爷作为市政协副主席,虽然没什么权力,但是正好跟民营、合营企业打交道比较多,在这种情况下,四表叔开始了第一个职业,去一家香港回乡同胞投资的服装公司打工。
打工这个词,很早就存在了,在这个计划经济很深厚的地方,人们思想观念一直很保守,那怕是到了2020年代,在人们的认可中,只有去国家机关、学校、医院,最不济也要去一个国有企业才算是真正的工作,去私营、合营企业就跟解放前去地主家“扛活儿”差不多。去国有单位才能称之为上班,而去私营合营甚至个体只能叫打工。
虽然是打工,但是表叔去的第一个服装公司,服装厂的老板是舅爷爷的老同学,看在舅爷爷的面子上。四表叔刚一上班,就被安排在服装厂的整装车间当质检员。所以四表叔的工作很轻闲,不仅可以晚到早退,也不需要总是待在车间,甚至可以在各个车间游逛或找销售部门晒太阳聊天。这样的工作,四表叔仅仅干了两个月就不想干了,而对四表叔这个想法,舅爷爷也觉得这样下去不好,一是让原来的同学难作,二是怕自己的小儿子被“毁”在这家厂子里。于是不久,四表叔就主动要求调到了缝纫车间去踩缝纫机了。
调到缝纫车间后,四表叔就得像其他女工一样必须从学徒开始了。身材矮小的四表叔坐在缝纫机前总是犯各种各样的差错。带他的师傅说四表叔因为腿短,脚登上踏板时特别不协调,而他缝制的线条也不直,还得别人重新做一遍。
还没干满一个月,四表叔连服装厂也没心思去了,他不声不响地跑到一家城郊的饲料加工厂找了份工作。在那里,他和一些壮硕的农民工一道出清、配料和装车,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