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刚经如是解(26/36)
何物。过去未来现在。皆心起灭而成。但识是谁起灭。即便心空境寂。
○法界通化分第十九
须菩提。于意云何。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。是人以是因缘。得福多不。如是。世尊。此人以是因缘。得福甚多。须菩提。若福德有实。如来不说得福德多。以福德无故。如来说得福德多。
此再发明无住相布施。以明福德。亦归无相之意。疏钞云。若据舍大千珍宝布施。其福极多。若执着希望福德。有为则有尽。故不为多。福德无故者。无希望心也。是名无为福。正如空谷来风。谷不与风期。而风自至。又如深山产木。山不与木期。而木自生。故福德为多。因缘二字是眼。
此分为佛因。下二十分色身诸相为佛果。因无相。果亦无相。故次第明之。
沩山问仰山。一切众生但有业识。茫茫无本可据。博山别曰。业识茫茫。与诸佛不动智。相去几何。譬夫贫者握金成土。富者握土成金。其变动一也。福德有无之义。明矣。
苏轼阿罗汉颂曰。尔以舍来。我以慈受。各获其心。宝则谁有。
○离色离相分第二十
须菩提。于意云何。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。不也。世尊。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。何以故。如来说。具足色身。即非具足色身。是名具足色身。须菩提。于意云何。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。不也。世尊。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。何以故。如来说。诸相具足。即非具足。是名诸相具足。
十九分之福德。因无相也。二十八之具足。果无相也。具足色身三十二相。具足诸相八十种好。坛经云。皮肉是色身。华严经云。色身非是佛。观此则知肉身无如来。殊不知有真如来存焉。知色身非法身。殊不知有妙色身存焉。华严经云。清净妙色身。神力故显现。曰妙色身。则现一切色身三昧。便是法身。非别有神力以显法身也。
凡夫见说诸相不可得。恐著于空。谓观空莫非见色。见色莫不皆空。则失之枯寂矣。殊不知空色一如。有无不异。能于无身而见一切身。无相而见一切相。则色身诸相。何尝欠缺哉。具足诸相。便有住相意。诸相具足。便是无我相作用。
东坡居士曰。众生刚狼自用。莫肯信入。故诸贤圣。皆隐不见。独峨眉五台庐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