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刚经如是解(31/36)
断灭之见。断灭者。槁木死灰。岂有相。但作是念。则有是念。故作有相观。固是一边见。不作有相观。即是断灭见。真如法性。不是有。不是无。湛然不动。观与不观。皆是生灭。故云莫作是念也。学者不可堕于常见。亦不可堕于断见。常见。则即相见佛。缘相发心。非也。断见。则离相觅佛。相外发心。亦非也。
昔张拙秀才。参西堂藏禅师。问。三世诸佛。是有是无。藏答云。有。拙不解。藏云。曾参见什么人来。拙云。参见径山来。某甲问径山。皆言无。藏云。居士有何骨肉。曰。有一妻二仆。藏云。径山有何骨肉。曰。无。藏云。待先辈得似径山时。便可一切皆无。大凡未见性人。如何便说一切皆无。
此一分。是全经中铁门限。前后俱以无相.无得.无说.无法为宗。非此一分定执空矣。
往访黄檗。经卓吾中郎参禅处。得壁上无念和尚偈云。三十年来不住功。穷来穷去却无踪。而今穷得无依倚。不是真空定执空。无念不识文字。经师王瓜茄子一语点破。遂大悟。
按。佛氏以无相为宗。忽出无断无灭一分。以救空虚之障。后儒何得以寂灭病之。试看颜氏仰钻瞻忽卓立末由。与佛氏梦幻泡影何异。倘非有博文约礼二语。后儒亦将以异端非之矣。微乎。微乎。如通此解。乃知喟然而叹。即所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也。循循善诱。即所谓诸相非相。即见如来也。欲从末由。即所谓如来于法实无所得也。圣门第一学问人。自然如是。
○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
须菩提。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。持用布施。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。得成于忍。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。何以故。须菩提。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。须菩提白佛言。世尊。云何菩萨不受福德。须菩提。菩萨所作福德。不应贪着。是故说不受福德。
通达一切法。无能所心。是名为忍。大般若有安受忍.观察忍。修此二忍。便得无生法忍。此处知字。便是观察忍。成字。便是安受忍。合之便得无生法忍。菩萨了悟真性。同于太虚。不曾生灭。凡夫随六尘转。即有生灭。故尘起即心起。尘灭即心灭。不知所起灭心。皆非心也。若见起灭不生。功德有何着处。
天亲菩萨云。无我即无作者。无作者亦无受者。诸法清净。是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