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刚经如是解(33/36)
是不可说。但凡夫之人贪着其事。
真形遍虚空。世界又无形相。故一而不可分之以为二。合而不可析之以为离。非有相也。但强名为一合相而已。
六祖云。一合相者。眼见色爱色。即与色合。耳闻声爱声。即与声合。至于六尘皆然。合即是凡夫。散即非凡夫。凡夫之人。于一切法皆合相。若菩萨于一切法皆不合而散。何以故。合即是系缚生灭处。即是凡夫。所以经云。贪着其事。
颜曰。微尘虽多。未足为多。世界幻成。终无实义。若说实有微尘。实有世界。即是彼此著相。彼既是相。我又著相。两相相合。谓一合相。
圆悟禅师云。你但上不见有诸佛。下不见有众生。外不见有山河大地。内不见有见闻觉知。好恶长短。打成一片。一一拈出。更无异见。
地藏问修山主。近日南方佛法如何。争如我这里种田博饭吃。修云。如三界何。藏云。你唤甚么处作三界。微尘世界。亦如是观。
○知见不生分第三十一
须菩提。若人言。佛说我见.人见.众生见.寿者见。须菩提。于意云何。是人解我所说义不。不也世尊。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。何以故。世尊说。我见.人见.众生见.寿者见。即非我见.人见.众生见.寿者见。是名我见.人见.众生见.寿者见。
心生则种种法生。相之为病。皆起于见也。佛言此四相。只见其性。不见其相。叠前三遍再说者。是佛分别弃身见性之义也。始即令诸学人先除粗重四相。如大乘正宗分所说也。次即令见自性之后。复除微细四相。如究竟无我分中说也。此二分中。即皆显出理中清净四相。若于自心无求无得。湛然常住。是清净我见。若见自性本自具足。是清净人见。于自心中无烦恼可断。是清净众生见。自性无变无异。不生不灭。是清净寿者见。
须菩提。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。于一切法。应如是知。如是见。如是信解。不生法相。须菩提。所言法相者。如来说即非法相。是名法相。
如是二字。直指法身实际。以所见之妄相既空。则能见之妄见亦泯。知见信解。总应如是。此真实般若。究竟极则。不必另求法相。然初入道时。不假法相。故无入头处。既见性了。亦当远离此相。所谓得鱼忘却筌。到岸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