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平广记报应部上(2/13)
出口钱。为周武帝转金刚般若经。设大供三日。仍录事状。入於隋史(出法苑珠林)。
新繁县书生
益州新繁县。西四十里。王李村。隋时有书生。姓荀氏。善工书而不显迹。人莫能知之。尝於村东空中。四面书金刚般若经。数日便了。云此经拟诸天读诵。人初不之觉也。后值雷雨。牧牛小儿。於书经处立。而不沾湿。其地乾燥。可有丈余。及晴村人怪之。尔后每雨。小儿常集其中。衣服不湿。唐武德中。有异僧。语村人曰。此地空中。有金刚般若经。诸天於上。设宝盖覆之。不可轻犯。自尔於四周设栏楯。以阻人畜履践。每至斋日。村人四远就设佛供。常闻天乐声。震寥泬繁会盈耳(出三宝感通记 荀氏有作苟氏)。
蒯武安
隋蒯武安。蔡州人。有巨力。善弓矢。常射大虫。会嵩山南为暴甚。往射之。渐至深山。忽有异物。如野人手。开大虫皮。冒武安身上。因推落涧下。及起已为大虫矣。惶怖震骇。莫知所为。忽闻钟声。知是僧居。往求救。果见一僧。念金刚经。即闭目俯伏。其僧以手摩头。忽爆作巨声。头已破矣。武安乃从中出。即具述前事。又抚其背随手而开。既出全身衣服尽在。有少大虫毛。盖先灸疮之所粘也。从此遂出家。专持金刚经(出报应记)。
睦彦通
睦彦通。隋人。精持金刚经。日课十遍。李密盗起。彦通宰武牢。邑人欲杀之。以应义旗。彦通先知之。遂投城下。贼拔刀以逐之。前至深涧。迫急跃入。如有人接右臂置盘石上。都无伤处。空中有言。曰汝为念经所致。因得还家。所接之臂。有奇香之气。累日不灭。后位至方伯。九十余终(出报应记)。
杜之亮
隋杜之亮。仁寿中。为汉王谅府参军。后谅於并州。举兵反败。亮与僚属皆系狱。亮惶惧。日夜涕泣。忽夜梦一僧曰。汝但念诵金刚经。即此厄可度。至晓即取经。专诚习念。及主者并引就戮。亮身在其中。唱者皆死。唯无亮姓名。主典之者。皆坐罚俄而会赦得免。显庆中。卒於黄州刺史(出报应记)。
慕容文策
慕容文策。隋人。常持金刚经。不吃酒肉。大业七年。暴卒。三日复活云。初见二鬼。把文牒追至一城门。顾极严峻。入行四五里。见有宫殿。羽卫王当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