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品 谛分别(8/13)
此中,如何为苦集耶?是渴爱。是言苦集。
此中,如何为苦耶?是余之烦恼、不善法、三善根之有漏、余之有漏善法、有漏善不善法之异熟、以所有法之作无记为非善非不善、非业异熟与一切之色。是言苦。
此中,如何为苦灭耶?是渴爱之舍离。是言苦灭。
此中,如何为至苦灭之道耶?是世有比丘,于彼时修出世间禅定,以出离、能趣分散而舍离成见,得初地而离欲……乃至……具足苦迟通行之第一禅定而住,其时有五圣道。是正见、正思惟、正精进、正念、正定。
此中,如何为正见耶?是所有之慧、知……乃至……无痴、择法、正见、择法觉支、道支、道所属。是言正见。
此中,如何为正思惟耶?是所有之推度、寻求、思惟……乃至……道支、道所属。是言正思惟。
此中,如何为正精进耶?是所有心之发勤……乃至……正精进、精进觉支、道支、道所属。是言正精进。
此中,如何为正念耶?是所有之念、随念……乃至……正念、念觉支、道支、道所属是言正念。
此中,如何为正定耶?是所有心之住……乃至……正定、定觉支、道支、道所属。是言正定。
以此言至苦灭之道。
余之诸法相应至苦灭之道。……乃至……
七
此中,如何为苦集耶?是渴爱、余之烦恼、不善法、三善根之有漏与余之有漏善法。是言苦集。
此中,如何为苦耶?是有漏善不善法之异熟、以所有法之作无记为非善非不善、非业异熟及一切之色。是言为苦。
此中,如何为苦灭耶?是渴爱、余之烦恼、不善法、三善根之有漏、余之有漏善法等之舍离。是言苦灭。
此中,如何为至苦灭之道耶?是世有比丘,于彼时修出世间禅定,以出离、能趣分散而舍离成见,得初地而离欲……乃至……具足苦迟通行之第一禅定而住,其时有五圣道。即正见、正思惟、正精进、正念、正定。是言至苦灭之道。
余之诸法相应至苦灭之道。
八
四谛者即苦、苦集、苦灭、至苦灭之道。
此中,如何为苦集耶?是渴爱。是言苦集。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