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品 缘行相分别(28/36)
缘心喜而有胜解”耶?是所有心之胜解、了解、是信解。是言“缘心喜而有胜解”。
此中,如何为“缘胜解而有有”耶?是除胜解为受蕴、想蕴、行蕴、识蕴。是言“缘胜解而有有”。……乃至……依此言“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”。
诸法如何为无记耶?是彼时修色生之道,离欲……乃至……具足地遍之第一禅定而住,其时有触……乃至……有不散乱,是等之诸法为善。即由此色缠善业之已作,由已积集之异熟,离欲……乃至……具足地遍之第一禅定而住;其时,缘行而有识,缘识而有名,缘名而有第六处,缘第六处而有触,缘触而有受,缘受而有心喜,缘心喜而有胜解,缘胜解而有有,缘有而有生,缘生而有老死。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。
诸法如何为无记耶?是彼时修色生之道,寻伺寂静故,具足第二禅定……乃至……第三禅定……乃至……第四禅定……乃至……第一禅定……乃至……地遍之第五禅定而住;其时有触……乃至……有不散乱,是等之诸法为善。即由此色缠善业之已作,由已积集之异熟,舍离乐……乃至……具足地遍之第五禅定而住,其时,缘行而有识,缘识而有名,缘名而有第六处,缘第六处而有触,缘触而有受,缘受而有心喜,缘心喜而有胜解,缘胜解而有有,缘有而有生,缘生而有老死……乃至……依此言“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”。
诸法如何为无记耶?是彼时修无色生之道……乃至……超越一切无所有处,以非想非非想处想俱行而舍离乐……乃至……具足第四禅定而住,其时有触……乃至……不散乱,是等之诸法为善。即由此无色缠善业之已作,由已积集之异熟,超越一切无所有处,以非想非非想处想俱行而舍离乐……乃至……具足第四禅定而住;其时,缘行而有识,缘识而有名,缘名而有第六处,缘第六处而有触,缘触而有受,缘受而有心喜,缘心喜而有胜解,缘胜解而有有,缘有而有生,缘生而有老死。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。
诸法如何为无记耶?是彼时修出世间禅定,以出离、能趣分散而舍离成见,得初地以离欲……乃至……具足苦迟通行之第一禅定而住,其时有触……乃至……不散乱,是等之诸法为善。即由此出世间善禅定之已作,由已修之异熟,离欲……乃至……具足苦迟通行、空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