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第一(并序)(8/25)
非抑锉法华超八之教耶?
此即法华三昧之妙行也。
释曰:此总结止观一部,咸归法华而为所依也。言法华三昧者,登圆初住也。云妙行者,名字五品十信也。一部之意,唯欲断送行人入清凉池初住而已。自此已去,非不修观,但位至此,任运流入,不须云也。
次用涅盘者,虽依法华,咸归一实。末代根钝,若无扶助,则正行倾覆,正助相添,方能远运。
释曰:此明止观一部,唯归二经中用涅盘意也。虽依法华,咸归实相。此土浊恶,神根昏钝,见烦恼重,由闻法华显实之语,便谓一切无非实道,有何持戒及以破戒?有何善道及以恶道?见持戒者,指目而笑,谓为小乘;见破戒者,尊而奉之,谓为上达。亡法身,失慧命,若不扶律,尚失人天之身,无上佛道安可期耶?是故涅盘重施戒律,丝毫不滥,用以扶助,功莫大焉。是故二经同味。又复应知,此为成观,但取同边文句记释,故广分别一十六句,有异法华。须知用与各有趣向,不可用彼来妨此文。
佛化尚以涅盘为寿,况末代修行,非助不前,故扶律说常,以显实相,推功在彼。
释曰:此文举况,明用涅盘意也。如来法王,在世盛化,嘉会之徒,尚有执实而迷权者,是故垂终重施戒律,以救慧命,故云为寿。况乎灭后,人根转钝,邪见炽盛,若不用助,一实之道,安可行也?
故正用法华,意显圆常,二经齐等。
释曰:既云正用法华,则知傍用涅盘以为助道。若乃助即正道,亦何傍正之有?约钝根说,用助道人,则有相添傍正之事。二经齐等者,同时同味也。此一节文,总结止观一部文体,正意唯归二经矣。
○第三、文义消释例者。
释曰:文者,止观一部能诠文也。义者,文下所诠之所以也。谓五略、十广、十境、十乘之义也。此文义二字,乃所释也。消释例之三字,能释也。消释者,如日融冰,释然而泮,故云消释。例者,已如上释。
又更为二:一者详究文义,二者消释体势。初文为二:一者详究文义,二者详究文相。
释曰:详究者,详谓精详,委曲之义也;究谓根究,穷探之义也。言体势者,一部之文,各有体势,虽始终归於圆实,而散引诸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