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中(29/32)
年,被绿林军在淯水(今南阳白河)之滨拥立为皇帝,年号更始,史称更始帝。同年灭王莽新朝,入主长安。公元25年,更始政权在赤眉军和刘秀大军的两路夹击之下灭亡,不久刘玄被赤眉军所杀。
2纪极:限度。
【译文】
“况且之前王莽、更始帝之占有天下,与你的占有天下没有本质上的不同。你们同样是想做中国的独尊者,没有为天下担忧的意思。现在你发动战争、杀戮民众而无休无止,不顾民众的死活,只求满足自己的欲望,心怀仁爱者都不忍心提起这样的话题。而你连羞耻感都没有,反倒说我钓鱼生活是一种羞耻?”
光武惭,于是不敢臣陵焉。
【译文】
光武帝听了十分惭愧,于是不敢再提请严子陵出山的事了。
孙登说第十
【题解】
嵇康事迹见载于《晋书·嵇康列传》《三国志·魏书》等书中。据载,嵇康曾经游于山泽采药,砍柴的人遇到他都认为是神仙。嵇康遇到过隐士王烈,便随其一道入山,王烈一次得到石头的精髓饴糖,便自己吃了一半,余下一半给嵇康时,却都重新凝结变回了石头。又在石室中见到一卷白绢写的书,立即喊嵇康去取,却再也找不见了。王烈于是感叹道:“嵇康志趣不同寻常却总是怀才不遇,这是命啊!”又有一次他到汲郡(今河南卫辉西南)山中见到隐士孙登,便跟他遨游。孙登沉默自守,不说什么话。嵇康临离开时,孙登说:“你性情刚烈而才气俊杰,怎么能免除灾祸啊?”后面这件事,便是本文故事的出处。不过史籍中所记,原本十分简单。现在的文字当是无能子发挥后的产物。
作者本着“无为”“虚静”宗旨,对嵇康的所作所为做出了批判。首先他从世界以“无”为第一性为论述出发点,借孙登的口说道:“杳杳冥冥,有精非精,浑浑淳淳,有神非神。精神甚真,离之不分,留之不存。孰谓固命,孰谓理身,孰为有涯,孰为无垠?然而虚无之中,绵绵相循,出入无迹,为天地之根。”杳冥无垠的世界中有精神性的道的存在,它为天地之根,是包括人的形体在内的各种生命体的存在依据。而嵇康未明其中之理,“矜己疵物”,纠缠于俗务之内,不得超脱,现在又想寻求到养生之术。此举可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