证道歌注(彦琪注)(8/36)
圆光色不色。
此摩尼珠。珠有六窍。喻六根也。迷为六贼自劫家宝。所有无量功德法财尽为六贼所盗也。若乃悟之。谓之六般神用也。在眼曰见。在耳曰闻。在口谈说。在足运奔。用无尽也。空不空者。此之妙用非其有无可见。所以道。若言其有。无状无形。若言其无。圣有之灵。故云空不空也。一颗圆光色非色者。此之宝珠从无始来烜(达反起也)赫灵明。照十方界。故知真色无形而森罗大千。古德云。青青翠竹尽是真如。郁郁黄花无非般若。故云一颗圆光色不色也。
净五眼。得五力。唯证乃知难可测。
诸经皆云五根五力。今言五眼五力者。今按诸经论唯净名经所出。且依文解之。所谓五眼者。一天眼二肉眼三慧眼四法眼五佛眼也。具足五眼为如来。即得五力现前。一信力二进力三念力四定力五慧力。故云净五眼得五力也。唯证乃知难可测者。此之心地法门直须亲证乃可得知也。如人饮水冷暖自知。则不可以情量测度。经曰。若以思惟心测度如来圆觉境界。如取萤火烧须弥山。纵经尘劫终不能着。故云唯证乃知难可测也。
镜里看形见不难。水中捉月争拈得。
虽镜里之形可见。且水中之月不可取也。良由世人背此觉性。认其影像。流浪生死头出头没。深着前境不能出离。故贤愚经云。譬如晴夜有众猕猴。於树井傍忽见月影。即便递相下井捉月。欲其所得终不可也。良由一切众生随逐外缘。欲其返本亦复如是。故云水中捉月争拈得也。
常独行。常独步。
达法之人不以万法为侣。高超三界独步大方。故曰常独步也。未了之人无量劫来常与诸尘作对。既迷觉性深附尘缘。念念之间不能舍离。故经云。眼根受色。耳分别声。鼻嗅诸香。舌舐於味。所有身根贪受诸触。意根分别一切诸法。岂能绝前后际而独行独步耶。
达者同游涅柈路。
达者达法之人也。涅柈者即不生不灭也。涅而不生。柈而不灭。即无生路也。经云。十方薄伽梵。一路涅柈门。此之一路。唯明心达本具大乘种性者。方能步步蹈佛阶梯而仝游也。须知三果浩浩。六道茫茫。尽是失路头人。是以千圣出兴为一大事因缘。劝汝等诸人同行此路。自是诸人不肯。古德云。天堂路上生荆棘。地狱门前滑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