证道歌注(永盛述)(16/22)
卒难悟入。境静林闲独自游。盖师子游行不求伴侣。等闲哮吼一声。直得百兽脑裂。故云走兽飞禽皆远去。即法华退席者是也。
栴檀林。无杂树。大用现前只者是。鸟窠拈起布毛吹。会通当下便悟去。
师子儿(出窟了也)。众随后(捕影追踪)。三岁便能大哮吼(不许夜行投明须到)。若是野干逐法王(字经三写)。百年妖怪虚开口(乌焉成马)。
所言师子儿者。喻菩萨初发心时便成正觉。超过声闻缘觉诸小乘众。故云众随后也。三岁表见性之人圆修三法。即空假中也。空者泯一切法。假者立一切法。中者统一切法。空不定空。空处当体即中即假。假不定假。假处当体即空即中。中不定中。中处当体即空即假。此之三法不纵不横不并不别。一处常三三处常一。所以云。三谛三观三非三。三一一三无所寄。谛观名别体复同。是故能所二非二。悟入之士圆修三法。所说法门皆中道实义。故云三岁便能大哮吼。二乘凡夫诸权位人不能明见佛性。所说未实。开口终无所益也。故云若是野干逐法王。百年妖怪虚开口。
师子儿。众随后。一句当机绝朕兆。有时拈出示时人。眨得眼来先蹉了。
圆顿教(相逢不拈出。举意便知有)。勿人情(眼生三角头峭五岳)。有疑不决直须争(返蚁难寻穴。归禽易见窠)。不是山僧逞人我(我唤作火。汝不得唤作火)。修行恐落断常坑(海上阵云横)。非不非(古之今之)。是不是(今之古之)。差之毫厘失千里(猛虎入闹市)。是则龙女顿成佛(无云生岭上)。非则善星生陷坠(有月落波心)。
圆顿者非渐次也。教者载道之器也。勿人情者为生死事大因缘。非世间常情之比。须是洞悟诸佛心宗。透彻衲僧巴鼻。两眼相对针芥相投。方有少分相应。若有纤疑未尽。直须决问。昔无尽居士始参东林照觉总禅师。得平实之旨。自谓百了千当。及见兜率悦问。侍郎於心不欺。吾宗门有一千七百则机缘。还有疑不。无尽云。其余无疑。德山托钵因缘而已。悦云於此有疑。其他安得无疑。只如德山末后句是有是无。无尽云有。悦大笑归方丈。无尽一夜疑着。至五更起来踏翻脚凳忽然大悟。天晓呈偈云。鼓寂钟沈托钵回。岩头一拶语如雷。果然只得三年活。莫是遭他授记来。悦方许可。自此如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