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第三(12/14)
老僧睹白云底聻。顾左右。喝一喝曰。住住。老僧见底。诸人不知。诸人见底。老僧不知。蓦起身曰。慧炬三昧。净光明三昧。连击拂子。下座。
福州长庆宗宝独禅师
广州陆氏子。六岁。闻邻妪发愿来生童真出家见性成佛语。遂触宿因。坚出世志。及披剃。惟事苦参。年十四有省。复参石压笋斜出。岩悬花倒生话。遂得瞥脱。三十出岭。参博山来和尚。来与语器之。一日拈骑牛入佛殿话。问师。即呈偈曰。贪程不觉晓。愈求愈转渺。相逢不是渠。才是却颠倒。蚁子牵大磨。石人抚掌笑。别有一生机。不落宫商调。来见以为深入堂奥。后辞。来乃嘱曰。我爱你见处清白。向后不得辜负。师拜别。出住庐山。次开法广之罗浮。及长庆等处 上堂。竖拂子曰。我宗无语句。亦无一法与人。既是无语句。华首今日说个甚么。既无一法与人。诸上座。今日向华首觅个甚么。诸上座。此是彻底相为。莫要错过。切莫踏步向前。各人照管自己脚跟下。莫要他觅。
江宁独峰竹山道严禅师
顺庆大竹县沈氏子。总角。染衣南游。初预讲肆。一日走京口。登凌云亭。忽身心世界顿然一空。遂罢讲。往参博山来於天界。典第二座。山见师领众当机。动合宗旨。遂授名道严。且嘱曰。汝当以道法严持也 上堂。蓦拈拄杖曰。一滴水。作大海之波涛。一点尘。徧大千之境界。连卓三下曰。天不能盖。地不能载。本分衲僧。只是寻常。无为道者合当如是。毕竟据个甚么道理。便得恁么行径。良久。击禅床曰。对月思玄度。临风忆谢公 上堂。击如意曰。姑孰城里。有大人气象。白苎山头。有毒鼓先声。独峰与龙象交集。万象与虚空并会。茶里饭里。行时坐时。共转法轮。世尊升座。文殊白椎。独峰上堂。院主拈香。其间还有自肯底么。良久。顾众曰。官圩东畔王三老。日日担薪上太平。
东苑镜禅师法嗣
江南天界寺觉浪盛禅师
建宁浦城张氏子。十九岁。见大父归寂。自疑曰。者一点灵明。向甚么处去。一日闻猫叫。有省。走瑞岩剃落。随师住梦笔。闭关苦究。因见百丈再参公案。顿彻马祖机用。从前宝惜。冰释无疑。出关参博山於董岩受具。是冬。谒东苑镜。苑问。子闻博山提唱维摩经否。师曰曾闻。苑曰。弥勒得一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