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第五(16/29)
恶业。即身受之。是名现报)。二者生报(今身造业。次后身受。是名生报)。三者后报(今身造业。次后未受。更第二第三生已去受者。是名后报)。四者无报(犹无记等业。是如婆沙论。问曰。何故不善善有漏法生报。无漏无记法不生报耶。答曰。如种子坚实溉灌以时然后生芽。如种子其性腐坏溉灌不时不能生芽也)。复有四种。一时定报不定(三世决定不改。由业有可转。故报不定)。二报定时不定(由业力定报不可改。然时有可转。故时不定也)。三时报俱定(由业定故感时亦定)。四时报俱不定(由业不定故时报亦不定)。若果报定。应后受者。是业可转。现在受之。何以故。善心智慧因缘力故。恶果定者。亦可转轻。何(以故)。名果报定。常作无悔。专心作故。立誓愿故。作已喜故。得果报定。余皆不定。众生业有轻重远近。随其因缘。先后受之。谓如修身。修戒。修心。修慧。定知善恶。当有果报。是人能转重业为轻。轻者不受。若遭福田。遇善知识。修道修善。是人能转后世重罪。现世轻受。若人具有欲界诸业。得阿那含果。能转后业。现在受之。阿罗汉果。亦复如是。(克字函第七卷)。
如贤愚经云。时有女人。名檀腻伽。极贫。夫妇二人。共有一 。若夫出行。则被而往。妇便裸体。坐于草蓐。若妇披 出外。夫则裸坐。比丘至门。见是女人。因教化之。女人语夫。我等先不布施。到此贫穷。后世何资。夫答。家穷当以何施。妇曰。我欲以此 施。夫言。相共一 。出入求活。今若用施。欲作何计。妇曰。宁施而死。后世有望。不施而死。后生转苦。夫喜而从。妇出白比丘言。可上屋上。我当布施。比丘答言。汝当面施。为汝咒愿。女言。唯此被 。内于无衣。不宜此解。入去乃脱。授与比丘。比丘咒愿。持至佛所。众嫌垢污。我观此会。清净大施。无过是 。大众竦然。王与夫人。各脱宝衣。送与夫妇。召至会下听法。(此是现报)。(盘字函第四卷)。
经律异相云。波罗柰国。日难长者大富。为人悭嫉。常敕门监。乞者勿通。子名旃檀。亦习父风。日难既死。托于盲妇腹中。出世两目亦盲。乞食养之。年至七岁。乞于其子旃檀之家。才入中庭。门监打出。头伤臂折。门神谓之言曰。汝得是痛。尚为小小。其大在后。前世有财不施。故得此报。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