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第七(13/37)
。见已念言。是比丘。舍先好衣。着如是衣。捉如是拂。当知是解脱道。即学彼法。出家婆罗门从是而起。时彼比丘。暮入水浴。因洗头疮。即取水衣。以覆疮上。取牧牛人所弃弊衣。以覆其身。时有樵者。见已念言。是比丘。先着袈裟。而今悉舍。必知袈裟非解脱因。被发弊衣。日夜三浴。修习苦行。当知是解脱道。即学彼法。苦行婆罗门从是而起。比丘浴已。身体多疮。蝇蜂唼食。即以白灰处。处涂疮。水衣覆身。时有见者。谓言是道。即学彼法。灰涂婆罗门从是而起。时彼比丘。然火炙疮。疮转苦痛不能堪忍。投岩自害。时有见者。作是念言。是比丘先着好衣。今乃如是。当知然火投岩。是解脱道。投崖事火从是而起。如是九十六种。皆因是比丘种种形类。起诸妄想。各自生见。犹如鹿渴于炎水想。追逐乏死。正法灭时。因彼比丘。非法法想。亦复如是。(量字函第四卷)。
宗镜云。外道派出枝流。至佛出时。有六大师。谓富兰那。迦叶姓也。计不生不灭。末伽梨拘赊梨子。计众生苦乐。无有因缘。自然而尔。删阇夜毗罗胝子。计众生时熟得道。八万劫苦尽自解脱。阿耆多翅舍钦婆罗粗衣也。计罪报之苦。以投崖拔发代之。迦罗鸠驮。迦旃延。计亦有亦无。犍阤若提子。计业所作定不可改。犊子计色是我。离色有我。色中有我。我中有色。合二十身见(驾字函第六卷)。
○华严会上。第二十一位知识遍行外道。告善财言。阎浮提内九十六众。各起异见。而生执着。我悉于中。方便调伏。令其舍离所有诸见。乃至普及十(方世)界。悉亦如是。(首字函第七卷)。
经律异相云。诸比丘启佛。调达有何重嫌。怀结乃尔。佛云。不但今生。世世如是。往世有梵志女。端正姝妙。诸梵志法。凡欲处女与明经者。请诸同学。五百之众。供养三月。察其所知。时五百中一人。博达而年朽耄。面丑眼青。父母忧愁。女亦怀恼。于时远方有一梵志。少俊姝好。闻彼欲处于女。寻往难问。五百梵志。皆穷无词。父母与女。喜纳为婿。年尊梵志曰。伤我年高。勿夺其妇。但我所得施遗之物。悉回与卿。年少答曰。不可越法以从人情。我应纳之。其年老者心怀毒恶。即相毁辱。世世所在。与卿作冤。佛告诸比丘。尔时老梵志。今调达是。少梵志。我是。女瞿夷是。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