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一(10/24)
山之北阜,「驪山之陽」或謂此也。〈《長安志》巻十六藍田縣引。〉
芷陽在雍州藍田縣西六里。《三秦記》云:「白鹿原東卽霸川之西阪,故芷陽也。」〈《史記·秦本紀》「歸葬芷陽」《正義》引。按「鹿原」上脱「白」字,「有」當作「卽」、據《水經》渭水《注》白鹿原東,卽霸川之西阪,故芷陽也。」增改。〉
灞水,古滋水也,亦名藍谷水,卽秦嶺水之下流,在雍州藍田縣。〈《史記·封禪書》霸産《正義》引。〉皇子陂在雍州藍田縣西。〈《長安志》巻十六藍田縣引。〉
藍田關在雍州藍田縣東南九十里,卽秦嶢關也。〈《史記·曹相國世家》「從西攻武開嶢關」《正義》引。〉
始平縣
犬丘故城,一名槐里,亦曰廢丘,在雍州始平縣東南十里。《地理志》云:「扶風槐里縣,周曰犬丘,懿王都之,秦更名廢丘,髙祖三年更名槐里。」{{|《史記·秦始皇本紀》「非子居犬丘」《正義》引,又《史記·外戚世家》「王太后槐里人」《正義》引無《地理志》以下三十字,又《史記·項羽本紀》「都廢丘」《正義》引作「犬丘故城在雍州始平縣東南十里,又《〈通鑑〉地理通釋·巻四·周都、巻七·三秦》引作「犬丘故城一名廢丘、在雍州始平縣東南十里,卽周懿王所都,漢髙祖三年更名槐里」。又《通鑑·巻九·漢髙祖紀》「都廢丘」引作「廢丘故城在雍州始平縣東南十里」。
湯臺在始平縣西北八里。〈《史記·秦本紀》「遣兵伐蕩社」《正義》引。〉
髙陵縣
髙陵故城在雍州髙陵縣西南一里。〈《史記·孝文本紀》「至髙陵休止」《正義》引,又《通鑑·巻十三·漢髙後紀》「至髙陵休止」注引。〉
渭橋本名橫橋,架渭水上。《三輔舊事》云:「秦於渭南有興樂宮,渭北有咸陽宮,秦昭王欲通二宮之間,造橫橋長三百八十歩。橋北壘石水中。舊有忖留神象,此神曾與魯班語,班令其出,留曰「我貌醜,卿善圖物容,不出」。班於是拱手與語,曰出頭見我。留乃出首。班以腳畫地,忖留覺之,便沒水。故置其象於水上、唯有腰以上。魏太祖馬見而驚,命移下之。」〈《[[史記]]》、《孝文本紀「昌至渭橋」《正義》引。〉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