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一(21/24)
本紀》「登豳之阜以望商邑」《正義》引,又《詩地理考》巻二豳引作「豳州三水縣西十里有豳原,豳城在原上」。按《元和郡縣志》巻三邠州三水縣説「古豳城在縣西三十里」,《太平寰宇記》同,此引並脱「三」字。《後漢書·郡國志》扶風栒邑劉昭注「又有劉邑」,卽此「因公劉爲名」之意,此引脱「劉」字,均據補。〉
涇州
安定縣
烏氏故城在涇州安定縣東三十里。周之故地,後入戎,秦惠王取之,置烏氏縣。〈《史記·匈奴列傳》「有義渠大茘烏氏朐衍之戎」《正義》引,又《通鑑·巻六·秦始皇紀》,「烏氏朐衍之戎」注引。又《史記·貨殖列傳》「烏氏倮畜牧」《正義》引作「烏氏故城在涇州安定縣東四十里」。〉
鶉觚縣
陰密故城在涇州鶉觚縣西,其東接縣城,卽古密國也。杜預云嬙姓國,在安定陰密縣也。〈《史記·周本紀》「明年伐須密」《正義》引,又《詩地理考》巻四密引無「杜預云」以下文。《史記·秦本紀》「白起有罪爲士伍遷陰密《正義》引及《史記·白起王翦列傳》「遷之陰密」《正義》引作「陰密故城在涇州鶉觚縣西,卽古密須國」。〉
臨涇縣
彭陽故城在涇州臨涇縣東二十里。〈《史記·匈奴列傳》「遂至彭陽」《正義》引,又《通鑑·巻十五·漢文帝紀》「遂至彭陽」注引「二十里」下有「彭原」二字。〉
寧州
定安縣
寧、原、慶三州,秦北地郡。春秋及戰國時爲義渠戎國之地,周先公劉不窋居之,古西戎也。〈《史記·秦本紀》「十一年縣義渠」《正義》引,又《史記·秦本紀》」伐義渠虜其王」《正義》引作「寧、慶二州,春秋及戰國時爲義渠戎國之地」。按「春秋」「戰國」互倒,今依《秦奉紀》「伐義渠」《正義》引移正。〉
寧州、慶州、原州,古西戎之地。卽公劉邑城,周時爲義渠戎國,秦爲北也郡。〈《史記·匈奴列傳》「岐梁山涇漆之北有義渠」《正義》引,又《通鑑·巻二·周顯王紀》「秦縣義渠」注引作「寧、慶、原三州,秦之北地郡」。按《元和郡縣志》巻三寧州云「《禹貢雍州之域,古西戎之地,當夏之衰,公劉邑焉,周時爲義渠戎國氣」《正義》引有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