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三(7/42)
昌平鄕陬邑」《正義》引。〉
昌平山在泗水縣南六十里。孔子生昌平鄕,蓋鄕取山爲名。〈《史記·孔子世家》「孔子生魯昌平鄕陬邑」《正義》引。〉
泗水源出兗州泗水縣東陪尾山,其源四道,因以爲名。〈《史記·夏本紀》「浮於淮泗」《正義》引。〉
泅水至彭城呂梁出石磬。〈《史記·夏本紀》「泗濱浮磬」《正義》引。〉
故闕里在兗州泗水縣南五十里。《輿地志》云:「鄒城西界闕里,有尼丘山。」〈《史記·孔子世家》「孔子生魯昌平鄕陬邑」《正義》引。〉
叔梁紇廟亦名尼丘山祠,在兗州泗水縣南五十里尼丘山東趾。《地理志》云魯縣有尼丘山,有叔梁紇廟。〈《史記·孔子世家》「伯夏生叔梁紇」《正義》引。按尼丘山在泗水、曲阜、鄒縣三縣界中,在泗水縣南,《正義》引脱一「南」字。〉
任城縣
亢父秦縣也,沛公屯軍於此也。〈《史記·髙祖本紀》「還軍亢父」《正義》引。按亢父秦縣,此引脱「秦」字。〉
亢父故城在兗州任城縣南五十一里。〈《史記·項羽本紀》「引兵攻亢父」《正義》引,又《史記·曹相國世家》「攻爰戚及亢父」《正義》引,又《史記·蘇秦列傳》「徑平亢父之險」《正義》及《通鑑·巻二·周顯王紀》「徑乎亢父之險」注引。〉
龔丘縣
故剛城在兗州龔丘縣界。〈《史記·秦本紀》「攻齊取剛壽」《正義》引,又《通鑑·巻五·周赧王紀》「取剛壽以廣其陶邑」注引。〉
故謝城在兗州龔丘縣東七十里。齊歸侵魯龜陰之田以謝魯,魯築城於此以旌孔子之功,因名謝城。〈《史記·孔子世家》「乃歸所侵魯之鄆汶陽龜陰之田以謝過」《正義》。〉
陳州
宛丘縣
陳州宛丘縣在陳城中,卽古陳國也。帝舜後遏父爲周武王陶正,武王賴其器用,封其子媯滿於陳,都宛丘之側。〈《史記·周本紀》「帝舜之後於陳」《正義》引,又《詩地理考》巻二宛丘引無帝舜以下文。〉
長平故城在陳州宛丘縣西六十六里。〈《史記·秦始皇本紀》「燕虚長平」《正義》引,又《通鑑·巻七·秦始皇紀》燕虚長平注引。〉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