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力入印法门经卷第三(6/11)
。起安慰心。有言如来不生不灭者。所谓以无对治法故。譬如虚空不生不灭以虚空无边无中际故。而依因观察见下中上。此是针孔虚空。此是瓶孔虚空。此是无量孔虚空。而虚空无下中上。以不生不灭故。而虚空不分别无分别。而虚空自然无分别。如是等事现前见以不共法相应故。文殊师利。如是如来应正遍知。不生不灭无中无边。而依一切众生见下中上。依无中无边心见如是等事。此是声闻乘。此是辟支佛乘。此是佛乘。一切众生能受能用。而如来无分别离分别。而自然无分别。如是等事作故。以不共法相应故。文殊师利。譬如日光依住处观见种种影。而日光明不分别离分别。以不共法相应故。文殊师利。如是如来应正遍知。依众生心观智差别种种见。而如来不分别离分别。而自然无分别。如是等诸事现见。以不共法相应故。而无诸乘及以大乘。文殊师利。是名五法。诸菩萨摩诃萨。得此五法故。能清净初欢喜地。得大无畏安隐之处。
复次文殊师利。菩萨摩诃萨。有五种法。则能清净初欢喜地。得大无畏安隐之处。何等为五。一谓菩萨生如是心。我已得住为一切众生离诸烦恼故。生安隐心。为令他住为一切众生离诸烦恼故。起安慰心。有言为一切众生离诸烦恼者。谓遍身心法门明故。二谓菩萨生如是心。我已得住般若门故。生安隐心。为令他住般若门故。起安慰心。有言般若门者。有四种法得名。何等为四。谓信。不放逸。直心。增上心。是名四种法。诸菩萨等得法明门般若成就。依法明门般若。诸菩萨摩诃萨。离诸恶道故。三谓菩萨生如是心。我已得住智明门般若故。生安隐心。为令他住智明门般若故。起安慰心。有言智明门般若者。有四种法得名。何等为四。谓功德。信空。解脱。令诸众生住菩提心。是名四种法。诸菩萨等。得智明门般若成就。依彼智明门般若。诸菩萨摩诃萨。断诸魔业故。四谓菩萨生如是心。我已得住施心无尽修行般若故。生安隐心。为令他住施心无尽修行般若故。起安慰心。有言施心无尽修行般若者。谓能教化悭嫉众生令成就故。五谓菩萨生如是心。我已得住戒心无尽修行般若故。生安隐心。为令他住戒心无尽修行般若故。起安慰心。有言戒心无尽修行般若者。谓能教化破戒众生令清净故。文殊师利。是名五法。诸菩萨摩诃萨。行此五法故。能清净初欢喜地。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