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力入印法门经卷第三(8/11)
菩萨摩诃萨。有五种法。则能清净初欢喜地。得大无畏安隐之处。何等为五。一谓菩萨生如是心。我已得住有障碍行故。生安隐心。为令他住有障碍行故。起安慰心。有言有障碍行者。谓五波罗蜜故。二谓菩萨生如是心。我已得住无障碍行故。生安隐心。为令他住无障碍行故。起安慰心。有言无障碍行者。谓般若波罗蜜故。三谓菩萨生如是心。我已得住有漏行故。生安隐心。为令他住有漏行故。起安慰心。有言有漏行者。谓见诸法行故。四谓菩萨生如是心。我已得住无漏行故。生安隐心。为令他住无漏行故。起安慰心。有言无漏行者。所谓不见诸法行故。五谓菩萨生如是心。我已得住有量行故。生安隐心。为令他住有量行故。起安慰心。有言有量行者。所谓有诸心相住故。文殊师利。是名五法。诸菩萨摩诃萨。得此五法故。能清净初欢喜地。得大无畏安隐之处。
复次文殊师利。菩萨摩诃萨。有五种法。则能清净初欢喜地。得大无畏安隐之处。何等为五。一谓菩萨生如是心。我已得住无量行故。生安隐心。为令他住无量行故。起安慰心。有言无量行者。所谓无诸心相行故。二谓菩萨生如是心。我已得住有量智故。生安隐心。为令他住有量智故。起安慰心。有言有量智者。所谓观察阴界入因缘集是处非处观察方便相智故。三谓菩萨生如是心。我已得住无量作智故。生安隐心。为令他住无量作智故。起安慰心。有言无量作智者。谓无作心行处所故。四谓菩萨生如是心。我已得住有边故。生安隐心。为令他住有边故。起安慰心。有言有边者。谓五波罗蜜故。五谓菩萨生如是心。我已得住无边故。生安隐心。为令他住无边故。起安慰心。有言无边者。所谓般若波罗蜜故。文殊师利。是名五法。诸菩萨摩诃萨。得此五法故。能清净初欢喜地。得大无畏安隐之处。
复次文殊师利。菩萨摩诃萨。有五种法。则能清净初欢喜地。得大无畏安隐之处。何等为五。一谓菩萨生如是心。我已得住自身能寂静故。生安隐心。为令他住自身能寂静故。起安慰心。有言自身能寂静者。所谓观察无我法故。二谓菩萨生如是心。我已得住身心寂静故。生安隐心。为令他住身心寂静故。起安慰心。有言身心寂静者。所谓教化一切众生无疲惓故。三谓菩萨生如是心。我已得住直心清净故。生安隐心。为令他住直心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