附录二:黄帝阴符经集注(3/7)
,目可穿而眩,口可利而讷,兴师动众,万夫莫议。其奇在三者,或可动,或可静之。
筌曰:两叶掩目,不见泰山;双豆塞耳,不闻雷霆;一椒掠舌,不能立言。九窍皆邪,不足以察机变,其在三者,神、心、志也。机动未朕,神以随之;机兆将成,心以图之;机发事行,志以断之。其机动也,与阳同其波,五岳不能镇其隅,四渎不能界其维。其机静也,与阴同其德,智士不能运其荣,深闻不能窍其谋,天地不能夺其时,而况于人乎?
火生于木,祸发必克;奸生于国,时动必溃。知之修炼,谓之圣人。
筌曰:火生于木,火发而木焚;奸生于国,奸成而国灭。木中藏火,火始于无形;国中藏奸,奸始于无象。非至圣不能修身炼行,使奸火之不发。夫国有无军之兵,无灾之祸矣,以箕子逃而缚裘牧,商容囚而蹇叔哭。天生天杀,道之理也。良曰:机出乎心,如天之生,如天之杀,则生者自谓得其生,死者自谓得其死。
卷中 富国安民演法章
天地,万物之盗;万物,人之盗;人,万物之盗。三盗既宜,三才既安。
鬼谷子曰:三盗者,彼此不觉知,但谓之神明。此三者,况车马金帛,弃之可以倾河填海,移山覆地,非命而动,然后应之。
筌曰:天地与万物生成,盗万物以衰老。万物与人之服御,盗人以骄奢。人与万物之上器,盗万物以毁败。皆自然而往。三盗各得其宜,三才递(送)安其任。
故曰:食其时,百骸理;动其机,万化安。
鬼谷子曰:不欲令后代人君,广敛珍宝,委积金帛;若能弃之,虽倾河填海,未足难也。食者所以治百骸,失其时而生百病(百骸);动者所以安万物,失其机而伤万物。故曰:时之至间,不容瞬息,先之则太过,后之则不及。是以贤者守时,不肖者守命也。人知其神而神,不知其神所以神也。
筌曰:人皆有圣人之圣,不贵圣人之愚。既睹其圣,又察其愚;既察其愚,复睹其圣。故《书》曰:专用聪明,则事不成;专用晦昧,则事皆勃(悖);一明一晦,众之所载。伊尹酒保,太公屠牛,管仲作革,百里奚卖粥,当衰乱之时,人皆谓之不神,及乎逢成汤、遭文王、遇齐桓、值秦穆,道济生灵,功格宇宙,人皆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