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第卅五(5/14)
前國松浦郡橘浦。判官勅旨大丞正六位上兼下総權介小野朝臣滋野上奏言。臣滋野等。去寳龜八年六月廿四日。候風入海。七月三日。与第一船同到揚州海陵縣。八月廿九日。到揚州大都督府。即依式例安置供給。得觀察使兼長史陳少遊處分。属祿山亂。常館彫弊。入京使人。仰限六十人。以來十月十五日。臣等八十五人發州入京。行百餘里。忽據中書門下牒。■節人數。限以廿人。臣等請。更加廿三人。持節副使小野朝臣石根。副使大神朝臣末足。准判官羽栗臣翼。録事上毛野公大川。韓國連源等■三人。正月十三日。到長安城。即於外宅安置供給。特有監使。勾當使院。頻有優厚。中使不絶。十五日。於宣政殿礼見。天子不衙。是日。進國信及別貢等物。天子非分喜觀。班示群臣。三月廿二日。於延英殿。對見。所請並允。即於内裏設宴。官賞有差。四月十九日。監使揚光耀宣口勅云。今遣中使趙寳英等。將答信物。往日本國。其駕船者仰揚州造。卿等知之。廿四日。事畢拜辞。奏云。本國行路遥遠。風漂无准。今中使云往。冐渉波涛。万一顛躓。恐乖王命。勅荅。朕有少許荅信物。今差寳英等押送。道義所在。不以爲勞。即賜銀鋺酒。以惜別也。六月廿四日。到揚州。中使同欲進途。船難卒成。所由奏聞。便寄乘臣等船發遣。其第一第二船。並在揚子塘頭。第四船在楚州塩城縣。九月九日。臣船得正南風。發船入海。行已三日。忽遭逆風。船著沙上。損壞處多。竭力修造。今月十六日。船僅得浮。便即入海。廿三日。到肥前國松浦郡橘浦。但今唐客隨臣入朝。迎接祗供。令同蕃例。臣具牒大宰府。仰令准擬。其唐消息。今天子廣平王。名迪。年五十三。皇太子雍王。名■。年号大暦十三年。當寳龜九年。
丁酉。皇太子向伊勢。先是。皇太子寢疾久不平復。至是親拜神宮。所以賽宿祷也。
庚子。勅大宰府。得今月廿五日奏状。知遣唐使判官滋野等乘船到泊。其寄乘唐使者。府宜且遣使勞問。判官滋野者速令入京。
十一月丙午。散位從四位下佐伯宿祢助卒。
壬子。遣唐第四船來泊薩摩國甑嶋郡。其判官海上眞人三狩等漂着耽羅嶋。被嶋人略留。但録事韓國連源等。陰謀解纜而去。率遺衆■餘人而來歸。
乙夘。第二船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