雍正实录卷之六十七(3/12)
不足。是民间之生计、即国计也。自古人君无不恤民之灾济民之困者。而至于歉岁蠲免之数、往往多寡不同者。则时势赢绌为之。出于不得己也。如明洪武时。凡水旱地方。税粮即与蠲免。成化时。凡被灾之地。以十分为率。减免三分。弘治时。全荒者、免七分。九分者、免六分。以是递减。至被荒四分免一分而止。我朝顺治初年。凡被荒之地。或全免。或免半。或免十分之三。以被灾之轻重、定额数之多寡。顺治十年议定。被灾八九十分者、免十分之三。五六七分者、免十分之二。四分者、免十分之一。康熙十七年议定。歉收地方。除五分以下不成灾外。六分者、免十分之一。七八分者、免十分之二。九分十分者、免十分之三。此例现在遵行。凡此多寡不同之数。或旋减而旋增。皆因其时势为之。亦非先后互异、意为增损也。数十年来。虽定三分之例。然圣祖仁皇帝深仁厚泽。爱养斯民。或因偶有水旱而全蠲本地之租。亦且并无荒歉、而轮免天下之赋。浩荡之恩。不可胜举。而特未曾更改旧例者。盖恐国家经费或有不敷。故仍存成法而加恩于常格之外耳。朕即位以来。命怡亲王等、管理户部事务。清查亏项剔除弊端。悉心经理。数年之中。库帑渐见充裕。以是观之。治赋若得其人、则经费无不敷之事。用沛特恩。将蠲免之例。加增分数、以惠烝黎。其被灾十分者、着免七分。九分者、着免六分。八分者、着免四分。七分者、着免二分。六分者、着免一分。将此通行各省知之。朕视万民、实为一体恫瘝念切。怀保情殷。因思自古无不爱民恤下之人君。亦断无不急公亲上之黎庶。祗以时势所值、各有不同。今就目前国用计之可以加惠吾民。使沾渥泽。是以斟酌分数、定为规条。傥将来国用益饶。更可加增于此数之外。假若经费或有不足。凡尔百姓、自然踊跃输将。则此例又可变通。必不因朝廷格外之恩、而遂妄奉公之本念也。如此、则君民一心。上与下各尽其道。太和洋溢。感格上苍。将见灾沴全消。雨旸时若。丰亨有庆。旱涝无闻。岂不美欤。并令各省督抚、转饬有司。遍谕乡村众庶、咸使闻知
○谕礼部光禄寺。陵寝祭祀银器等项。向从光禄寺临期运送。此器皿、关系祭祀大典。路远运送往返恐不洁净且或致有损伤。殊非诚敬奉祀之意。况每逢祭祀运送。未免徒费跋涉。其作何办理之处、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