雍正实录卷之八十五(6/11)
杀、致令其夫绝嗣者。仍照律拟绞外。如有父故之后。继母将前母之子。任意凌虐。殴杀故杀者。地方官务将情由审确。不必坐其继母以收赎之虚罪。即将继母所生偏爱之子、议令抵偿。拟绞监候。如肆行凌逼。致前妻之子、情急自尽者。将继母之子、杖一百。流三千里。若未生有子者。勒令归其母家。不得承受其夫之产业。所遗财产、俱归死者之兄弟。及死者之子均分。庶悍恶之继母、有所忌惮。不敢肆为残忍之行矣。从之
○丁巳。谕大学士九卿等。朕于用人行政。是非赏罚。总视乎理之至公。而未尝稍存成见。大学云、心有所忿懥、则不得其正。有所恐惧、则不得其正。有所好乐、则不得其正。有所忧患、则不得其正。夫心不正。则是非可否、皆不得其当。其弊有不可胜言者矣。周子通书云、无欲则静虚动直。静虚则明。明则通。动直则公。公则溥。可见人之心。必静虚动直、而后应事接物、可得其平。若一有所偏向。则静不能虚。动不能直。又安望其明通公溥哉。夫有所者、不过流于一偏。而己足为心之累。至于有我。则全是自私自利之心、萦绕固结于中。但知有己而不知有人。其心之不正更甚矣。古称溺爱者不明。凡人溺爱他人。则于是非可否、已不能辨。而不免于惑。况溺爱己身。则但见其是而不见其非。但见其可而不见其否。沉惑迷谬。以至过咎日丛。愆尤日积。而全不知醒悟改悔。其为害尚可言哉。又如人臣以忠言规谏其君、则望君之虚怀采纳。而人君以正言训勉其臣、亦望臣之实心听从。君不用臣言、则加以拒谏之名。若臣奉君之训、听之藐藐。清夜自思、能安于心乎。惟是君不听臣言。人人皆得而见之。而臣之不能洗心易虑以从君之训。则在隐微之间。人所难知。是在为臣者之扪心省察而已
○戊午。复设广东省各府经历一员。从广东布政使王士俊请也
○己未。谕内阁。朕自御极以来。凡文武大小官员进见时。必谆谆训诲。谕以国计民生之要务。至于近日廷臣科道等官、轮班条奏。其实在可行者、即降上□日施行。其似有可采者、即发令查议。其有言之未当者、或局于一偏之见。或失之迂阔难行。甚至怀挟私心。不顾大体。敷陈鄙琐。识见庸愚。朕多召令入见。面加训诲。剖晰其说。谕以不可施行之故。盖朕意欲使其人晓然明白。自知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