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之一百三(11/12)
奏摺。奏事处先将外省所递奏摺呈阅后。始将各部院衙门事件。以次进呈。此内有关系大祀典礼者。亦一律照常呈递。殊不足以彰诚敬。嗣后礼部太常寺及各衙门具奏事件。除封奏照常呈进外。其恭遇天地祖宗大祀。各项典礼仪注。或奏摺及绿头牌内有称述尊号之处。本系露封陈奏者。奏事处即应照进本之例。先行呈递。敬候披阅。以昭慎重。
○谕军机大臣等、楚境贼匪。昨已专交德楞泰督办。该参赞当督饬将领。克日埽除。如果境内肃清。川省未净。德楞泰系成都将军。应移师入川。协同捕净。目下功届垂成。以剿为正。不可徒事招抚。耽延时日。将此传谕知之。
○改四川原设达州学正、为绥定府教授。保县训导为罗江县训导。太平县训导、为达县训导。添设绥定府训导、理番厅教谕、太平厅训导、各一员。裁茂州训导、保县教谕、汶川县训导、各缺。定新设绥定府学额十五名。达县学额八名。太平厅学额八名。罗江县学额六名。理番厅学额六名。裁绵州学额四名。从总督勒保请也。
○戊戌。谕军机大臣等、前因湖南永绥一厅。孤悬苗境。不足以资控制。经黔楚督抚会议将该厅协移驻花园茶洞。业经议覆准行。兹据初彭龄奏称、该处自建城设汛以来。民苗错处已久。一旦官民内移。一切商贩不至。购买为难苗人既不愿官兵移彻。欲行控阻。该处百姓。亦未必尽愿舍田庐而去。永绥一厅。准其内移。原系因时度地。筹议变通。期于苗民两便。今楚苗既欲控阻。而百姓又不乐从。自须会商熟筹。以为久远之计。初彭龄甫经到黔。百龄亦到任未久。办理苗疆事务。自不如傅鼐之熟谙。但移驻一事。或竟系伊一人偏见。亦未可定。高杞甫任湖南巡抚。从前并未入议。无所用其回护。着会同黔楚两省督抚体察情形。悉心筹议。总期于官民妥便。苗众愿从。方属可行。并着绘图贴说。详悉具奏。其均田一事。是否舆情所愿。亦着一并妥议。总之抚绥外夷之道。动不如静。若无必不可已之情节。总宜率由旧章。拘守之人。总无大谬。好更张者。终有差讹也。将此各传谕知之。
○缓徵江苏清河、桃源、安东、铜山、萧、砀山、邳、宿迁、雎宁、句容、江浦、六合、山阳、盐城、阜宁、东台、兴化、赣榆、十八州县、淮安、大河、徐州、三卫、水灾旱灾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