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之一百五十二(6/10)
受其朦混。该生员所称该县居官懦弱。以致门丁书役肆意滋弊。是否属实。着徐炘将该县平日办事如何。能否胜任。详细查明。并该生员所控有无别项情节。亲提案内人证。秉公严审。务得确情。按律定拟具奏。将此谕令知之。寻奏、撖大瀛控款多诬。祇刑书需索词讼钱文。事出有因。知县戴钤。年壮才明。办事勤慎。惟失察书差得受规费。咎有应得。请交部议处。从之。
○予道光六年叶尔羌殉节正红旗满洲副护军参领乌勒喜苏、祭葬世职如例。
○己丑。上诣绮春园问皇太后安。
○遣官祭历代帝王庙。
○谕内阁、各部院学习行走人员。才具优劣。差使勤惰。并其平素行止若何。该堂官俱当留心察看。于其行走年满时。严定去取。分别咨留。始无浮滥。近来各衙门报满之员。该堂官多系保留。而咨回吏部者甚少。未免无所区别。着通谕各部院堂官。嗣后务将所属贤否秉公查察。于应留者准其奏留。不应留者即据实咨部。不准姑容。并着吏部详加稽核。除各该衙门奏留人员不计外。其咨出之员。于每年年终汇奏一次。以资查考而昭核实。
○又谕、李鸿宾奏、遵旨查办夷钱一摺。前据御史张曾奏、广东省行使钱文内。有夷钱搀杂。并有另立名号。托为夷钱等弊。降旨令该督抚确查究办。兹据李鸿宾查明。粤东各属。多系滨海。向与外夷各国通市贸易。各店铺搀用夷钱。实所不免。现虽饬属严禁。恐日久仍然行使。必须设法收缴净尽。永杜弊端。着照所请、通饬各属晓谕铺户居民人等。如有积存夷钱。立即检出。交地方保甲。于每月朔望。各赴该管州县汇缴。每斤照部议给制钱六十文。在通省文职各员匀捐公费内按数支给。统限半年呈缴净尽。并责成各州县认真查缴。按月将收缴过夷钱若干千文。计重若干斤。禀报一次。所收夷钱。毋庸运局搭铸。俟限满解省销毁。其各关津要隘处所。并令一律查验收缴。如逾限不缴。复敢留存搀使。一经查出。立即严拏照例治罪。仍将收缴不力之地方官严行参惩。并着惩海关监督严谕洋行各商。嗣后各国夷人买卖。俱令以银易换制钱。并于洋船进口时详加查察。如有夹带夷钱。不准开舱。饬令带回。如违。惟洋商是问。至依样仿铸。及另立名号。托为夷钱等弊。尤应随时稽察。如有此弊。即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