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卷 六橋才跡(3/12)
身飄飄無主,竟不知誰是襄王。此地獄中之水火也,不克脫去,苦莫能言,尚何樂之有?」東坡道:「既知苦而不知樂,何不早早從良?以汝姿容,何患不逢青眼?」朝雲道:「他若見憐,妾又嫌他酒肉,妾如可意,他又厭妾風塵,這良卻於何從?」東坡聽了大喜,又復大笑道:「我倒不厭你風塵,但不知你可嫌我酒肉否?」朝雲聞言,慌忙拜伏於地道:「倘蒙超拔,則襄王有主矣,無論衾綢,犬馬亦所甘心。」東坡喜他有志,果就娶他為妾,正是:
風惡雖然不惜塵,棄生拼死也由人。
楊花若不沾泥去,尚可隨花落繡茵。
一日,東坡宴客湖濱,召一妓叫做群芳來侑酒,酒半,因命他歌,群芳不敢推辭,因歌一道「惜分飛」的詞道:
淚濕欄杆花著露,秋到眉峰碧聚。此恨平分取,更無言語空相覷。
細雨殘雲無意緒,寂莫朝朝暮暮。今夜山深處,斷魂吩咐潮回去。
東坡聽了,歎驚道:「此詞筆墨風流,卻是何人所作?」群芳初還不肯說,當不得東坡再三盤問,方才說出道:「這就是昨日任滿回去的推官毛相公,臨別贈妾之作也。他再三戒妾,莫歇與人聽,妾因他已去的官,無甚干係,故偶爾歌出。」東坡聽說,因而歎息道:「毛澤民與我同僚,在此多時,我竟不知他是個風雅詞人,怎還要去覓知己於天下,真我之罪也。」即時寫書,差人去追回毛澤民來,深深謝罪道:「若論小弟,有眼無識,也不該邀寅兄去而復返,苦苦邀回者,蓋欲為群芳的雲雨添些意緒耳。」說罷,二人大笑。遂留毛澤民在西湖上,與他詩酒盤桓月餘,方放他回去。自此,毛澤民大有聲名,又復升官別地。正是:
聽歌雖好色,識曲是憐才。
一首新詞美,留之去復來。
東坡在杭州做官,不但詩酒流連,就政事也自風流。一日,有營妓二人,一名鄭容,一名高瑩,兩個都拿了一紙牒文來求判。鄭容牒文是要求落籍,高瑩牒文是要求從良。東坡看過,俱點點頭允了,就提起筆來,做一支「減字木蘭花」詞兒,分判在兩紙牒文上。
鄭容的判道:鄭莊好客,容我樓前先墜幘,落筆生風,籍藉聲名不負公。
判高瑩的道:高山白早,瑩骨冰肌那解老?從此南徐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