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之六(2/11)
真假。不能一时遽定。故命廷臣谳鞫。若其初情罪确实。无复疑似便可即置于法不待推问矣。至发审之后实系无辜何妨即行开释。倘因朕发审之故。而恐审虚免罪有碍前旨必欲周内其罪。则竟视朕为饰非文过之主矣。夫视朕为饰非文过之主何如待朕为虚衷慎刑之主乎。况系钦案而拟罪加重。则刑法失平。启众人之议论。何以服远近而昭劝惩乎。若钦犯案件。一例拟斩。是视为固然。不应斩者。固属冤抑。而应斩者。亦为不应斩之人矣。至于恩出自上之说尤为不可。倘朕一时不能详察。则失入者必多粤稽我太祖高皇帝谕旨。凡有罪之人。执讯不可不严。而定罪不可不慎。洵足垂戒万世。为用刑之准则。嗣后凡直省有刑名之责者。毋执成见。毋挟偏私。务各虚心听断。胥归平允。以共体上天好生之心。用襄国家祥刑之治。
○命丧葬循礼谕曰、朕闻外省百姓。有生计稍裕之家。每遇丧葬之事。多务虚文。侈靡过费。其甚者至于招集亲朋邻族。开筵剧饮。谓之闹丧。且有于停丧处所连日演戏。而举殡之时。又复在途扮演杂剧戏具者。从来事亲之道。生事死祭。皆必以礼得为而不为。与不得为而为之者。均为非孝。是知各循其分。乃能各尽其孝。初不在以奢靡相尚也。况当哀痛迫切之时。而顾聚集亲朋。饮酒演剧。相习成风。恬不知怪非惟于礼不合。抑亦于情何忍此甚有关于风俗人心。不可不严行禁止着各省督抚等通行明切晓谕嗣后民间遇有丧葬之事。不许仍习陋风。聚饮演戏。以及扮演杂剧等类。违者按律究处。务在实力奉行。毋得姑为宽纵。
○以内阁学士图理琛署工部右侍郎。
○总理事务王大臣。查奏永远枷号。锁禁圈禁人犯得旨、除蝎子张戴偏头吴海策旺札布不赦外图林等八十四名。俱着赦免其私开锁金□靠等案。枷号人犯。喜成等十一名。俱着名其枷号、内有原拟斩绞之罪。及应追银两者着照所奏。交刑部照例办理。雍和宫所属地方。枷号锁禁人犯冯汉玉等九名。着管理雍和宫事务王大臣、另行请旨。瓮山圈禁□金□(算□□)□草太监。牛大等十八名着内务府另行请旨。江苏巡抚高其倬。参奏管理淮关年希尧。庇仆纵役。贪赃坏法。各款谕、年希尧着革职。其庇恶纵贪等情。及本内有名人犯。着督抚严查确审。定拟具奏。淮关印务。尔督抚速选贤员。暂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