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之二十(4/11)
旷废。屡颁谕旨。训诫臣工。务期百度具举。无稽留淹滞之弊。以副朕励精求治之心。近因天气炎暑。闻八旗六部大臣。惟恐朕躬烦劳。欲将当奏之事。择其紧要者奏闻。引见之人。择其紧要者引见。其余则俟之秋凉之后。此则不知朕心者。朕办理天下事务。寒暑有所不避。岂肯自图晏安。况批阅奏牍。引见官僚。亦不至过于劳瘁。即彼引见之人。虽受暂时之热。而得早被录用。谅亦不以为苦。嗣后可照常奏事、引见。不必有意减少。即通行传谕知之。
○命署大同镇总兵官南天祥、原任总兵官冶大雄、来京陛见。
○吏部议、礼部侍郎兼知贡举励宗万、于夫役越墙。不行查参。及御史参奏。系吏部查取职名。复将伊失察之处。推诿外场。咨部查议。尤属不合。应降二级留任。其御史都隆额等、参奏礼部摺内。不加详察。以过甚之词。形之章奏。亦属不合。应罚俸六个月。从之。
○山东巡抚岳浚奏、奉旨修葺尧陵庙宇。因备稽史传。俱称尧陵在濮州境内。东平一陵。实属沿误。应移东平尧陵估计重建工料。改建濮州尧陵。礼部寻议、按吕氏春秋、两汉志、水经注、文献通考、尧陵在曹濮之间无疑。考之一统志所载。亦俱相符。其所以祀尧于东平州者。缘自金末河决。旧迹无存。至明洪武间。始于东平葺陵建庙。应令该地方官确勘濮州城东南六十里谷林旧址。详加料估。动项兴修。仍于陵前设尧母灵台词。配以中山夫人。悉如旧制。逢祭告大典。遣官行礼。其东平一陵。令有司以时展祀。下部议行。
○戊辰。谕总理事务王大臣。朕闻本年四月间。江南徐州府萧县地方。因上游祝家水口溃决。黄水漫溢。以致萧邑民田被淹。南北约长四十余里。东西二十余里。二麦未收。秋禾亦被淹浸。穷民失业。朕心深为轸念。着该督抚委员确查。速行赈济。毋令灾民失所。其积水作何宣洩之处。会同河道总督、速议办理。毋得稽迟。
○又谕、各省学政。俱已赏给养廉。资其用度。惟云南旧有文武新生、馈送贽仪数金之例。足敷公署之用。相沿已久。是以未曾议及养廉。朕思新进寒士。即措办数金。仍属拮据。此项应行禁止。其学政养廉。着每年另赏银四千两。于司库铜息内照数支给。永着为例。
○先是、正黄旗汉军都统多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