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之二十(7/11)
该地方官、编号登册。以备稽查。私造者、照例治罪。再贵州地方、邻近苗疆之州县。一切城垣。急宜修筑。以资捍御。从之。
○江南河道总督高斌、条奏工程事宜。一、各厅夫工银两。核定给发。据实报销。一、领运苇营荡柴。应给水脚。宜核实分款请销。一、江工需用石料。照京口之例。画一报销。俱下部议行。
○庚午。上诣皇太后宫问安。
○四川巡抚杨馝、奏请通江县原额行茶腹引八百二十张。改拨保顺府属之南充等九州县。下部议行。
○以正黄旗头等侍卫兼轻车都尉哈拉尔岱、为昭陵右翼副总管。
○辛未。命议谥明建文帝。谕、易名以谥。古之制也。自周公定为谥法。后世帝王。未有无谥者。明建文为太祖之嫡孙。缵承大统。在位四年。固俨然天下共主矣。及成祖既立。有其天下。并去其年号。而史官所书。则仍称为建文元年二年三年四年。此国之所赖有信史也。然不系之以谥。而称曰建文皇帝。此俗称、非史体也。传之后世。殊为阙典。考之太祖有元之天下。而谥元主为顺帝我世祖章皇帝。代明之天下。而谥明主为愍皇帝。虽更姓改物之君。尚且追谥、而无所嫌忌。况当其世者乎。宏治以来。如杨循吉诸人。屡以为请。迄寝不行。皆以后世子孙。席有成祖之业。故不敢变乱旧章。而不虑其贻讥来世也。我国家谥崇祯而不谥建文者。以明史未竣。非当时所急。今史书既成。若不及此追谥。良为遗憾。着大学士九卿会议。确拟具奏。候朕亲加裁定。
○命定江南水利岁修。谕史书详志河渠。经术兼明水利。诚以国计民生所关也。果使水道疏通。脉络流注。陂泽非沮洳之薮。堤防有蓄洩之方。旱涝有备。而田庐无虞。其有裨于闾阎。诚非浅鲜。我皇考轸念黎元。兴行水利。凡直省泉源河湖。莫不浚导。俾民得以灌溉。转瘠为腴。至于苏松之太湖、吴淞、白茆、刘河、归海要道。并淮扬之槐子、乌塔河、泰州、如皋、运河、串场、车路、海沟等河。尤不惜帑金。专员督理。将各河故道或为豪强侵占者。谕令严查清出。始得一一开通。建闸筑堤。按时启闭。使近水田亩。均沾膏泽。货船盐艘。遄行无阻。利赖甚溥。但自开浚以来。已阅数年。圩岸不无坍颓。沙泥不无淤积。朕思与其岁久浚筑。事难费倍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