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六回 梨花亭诗订鸳鸯 西子湖萍踪邂逅(8/15)
在我位下栖住,我也不久要归南京本庵,其时带女娘还乡便了。”瓶芳道:“弟子实心要出家,望师父慈悲。只是放我姐姐的心不下,他既鸣官,不知如何剖断。”姜师父道:“不难。我邻舍有个肐老,央他去府前打探实信便是。”
再说那徐备人,领了这张纸牌,去和那采和尚、钱谅夫商量。钱谅夫道:“仁兄到只在三吴遍访,我小弟竞走南京去探。”采和尚道:“好,好。我山僧向因温州严老居士请在天宁寺开讲,未曾赴得期。今不若乘便,竞走上江赴请,一边为居士密访踪迹便是。”备人再三谢了和尚、谅夫道:“难得如此美情!”次日各自起程去了。
却说那惜奴在温州司狱司署中,这狱司姓伍,他的内人甚贤,四尊也给些衣食养他,早晚这伍内人亲自搬运茶饭,如同骨肉。戈二恶奴,陈推官带出细审两次,已知是拐骗情由。争奈这恶奴硬口争执,一时没有对证实据,止凭两造口波,未好定罪。官府也要差人到吴江细探,故此淹狱未决。
一日晚间,惜奴挑灯独坐,听着提铃喝号的声,不觉泪如雨下。自道:“当初一点爱才的念头,指望与徐郎美满做夫妻,谁知到坐在这个所在!”乃口占一词:
浪叶移湾粘鲗窟,撇履抛丝,吊影绵阡陌。想际明明在乡国,霎时无数烟山隔。
拨雾见天云又掣,幽系狸坑,有照无晴日,又是黄昏时候也,柝声敲起掩残月。
惜奴又自思维道:“我淹禁此狱,已是数月。官府又似明悉其情的,如何不将戈二问罪,释放了我?我想当初幽禁在狱的,往往因上书得明。在男子自邹阳以下,不可胜数。在女子密氏之后,亦有数人。今日儿家情事,正与密氏相类。我不免写下一封书,浼狱官达上陈公,或者异冤得雪,留此残躯,与徐郎半面,那时即死无恨!”遂磨墨援笔,呜咽而写。书曰:
沐恩犯妾张丽贞,叩首叩首上陈:悔此宵一念之差,呕心有血;致今日终身之误,剥面无皮。妾本吴江望族,曾解披章,闺阁幽姿,未闲窥户。北堂恩重,琅函深贮掌中珍;南浦春明,金屋周遮机上锦。小园开十亩梨花,中亭燕一行诗客。雀屏奇中,心媒一首阳春;鹑袂私奔,戒途万濡严露。所期者,风流才士徐生;不虞者,龌龊亏心戈二。方知假假真真,神呆半晌;已悟生生世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