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回 老书生传家有道 贤仆妇为主多情(3/4)
刻暂避其锋,倘得遇了机缘拿了兵符,那时扫平这些丑类,方是为臣尽忠的道理。如谓一个个皆是以死报国,国家到无人办事了。儿子是看的这世面,故尔说父亲不为尽忠。在儿子意思,还是大家一齐逃走的好,以便后来代皇家出力。”华童被兆琨这一阵哭诉,反倒没有话说。只望着大家发怔。王氏同了两个女儿见了这般,也乘势就顺住兆琨的话说了许多。华童叹了一口气道:“古来忠孝两字本难两全,欲求千载只在一时。我之心下早有定见,现在虽可同你们一起出去,但是到了那身不由已的时节,也只好各行其是了。”说完了,与王氏等人忙忙的带了些金银首饰,华童先将祖宗的影像请了下来,先在前走,大众出了大门,将门倒锁,旋即跟住那路上的人,出了南门。
此时天已过午,走到日落的时分,方到陶五的庄上,也就乱纷纷的惊慌不定。陶五看见华童合家皆来,忙的上来迎道:“我们这里午前就听见这个信息,那里大路上纷纷的人逃出城来,只是不见主人出来。满想等一夜,明日再不到,打算进城去接了。现在既来了,真是好极了。快快的请进去,里面房间早已腾出来了。”说了,众人遂走进草房,陶五的妻子儿女也就把王氏同春姑、秋姑三人,同至里面。陶五又叫他儿子进来送茶送水,伏伺他父子等人。忙了一会,已至上灯的时候。华童那里吃得下晚饭?无如陶五苦苦的相劝,勉强吃了些稀饭,胡乱唾了一夜。
次日天尚未明,庄外人喊马嘶,一队队的人过去。华童听了向陶五说道:“你们出去探听现在城中怎么的了?”
陶五答应了,还未出门,只见他儿子已跑了进来,说道:“昨晚有人去打探得贼兵大队已经到了双桥镇,就于彼处地方住扎下来,并未入城。今日府大老爷已将四面城门紧闭,调齐兵丁站城,专等省中大兵前来救应,然后开仗呢。”华童听了点点头,兆璧同兆琨弟兄们低低的说道:“幸于昨日求得父亲出了城来,不然如今关在城中,那时如何是好?”过了一日,城中仍无信息,贼兵也不攻打城池,彼此各相探间。
到了第三日,陶五便约了庄上几个人至城外附近看看动静。去了好一时,只见喘吁吁的跑回来说道:“我们此地还不能住呢。那知贼兵外面虽不攻打,却是在贼营中控了地道,直通城内。昨日已经挖好,今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