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山经第二(2/19)
/巴],冬见夏蜇,服之不畏雷。
又西四百五十里曰时山,无草木,逐水出焉,北流注于渭。其中多水玉。
又西百七十里曰南山,上多丹粟。丹水出焉,北流注于渭。兽多猛豹,鸟多尸鳩。
又西百八十里曰大时之山。上多榖柞,下多杻橿。陰多银,陽多白玉。涔水出焉,北流注于渭。清水出焉,南流注于汉水。
又西三百二十里曰幡冢之山。汉水出焉,而东南流注于沔;嚣水出焉,北流注于汤水。其上多桃枝鉤端,兽多犀兕熊罴,鸟多白翰赤[敝/鸟]。有草焉,其叶如蕙,其本如桔梗,黑华而不实,名曰[艹/骨]蓉,食之使人无子。
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帝之山。上多棕枏,下多菅蕙。有兽焉,其状如狗,名曰谿边,席其皮者不蛊。有鸟焉,其状如鹑,黑文而赤翁,名曰栎,食之已痔。有草焉,其状如葵,其臭如靡芜,名曰杜蘅,可以走马,食之已瘿。
西南三百八十里曰皋涂之山。蔷水出焉,西流注于诸资之水;涂水出焉,南流注入集获之水。其陽多丹粟,其陰多银、黄金,其上多桂木。有白石焉,其名曰礜,可以毒鼠。有草焉,其状如槀茇,其叶如葵而赤背,名曰无条,可以毒鼠。有兽焉,其状如鹿而白尾,马脚人手而四角,名曰玃如。有鸟焉,其状如鸱而人足,名曰数斯,食之已瘿。
又西百八十里曰黄山。无草木,多竹箭。盼水出焉,西流注于赤水,其中多玉。有兽焉,其状如牛,而苍黑大目,其名曰[敏牛]。有鸟焉,其状如鴞,青羽赤喙,人舌能言,名曰鹦[母鸟]。
又西二百里曰翠山。其上多棕枏,其下多竹箭,其陽多黄金、玉,其陰多旄牛、麢、麝;其鸟多鸓,其状如鹊,赤黑而两首四足,可以御火。
又西二百五十里曰騩山,是錞于西海。无草木,多玉。凄水出焉,西流注于海。其中多采石、黄金、多丹粟。
凡《西经》之首,自钱来之山至于隗山,凡十九山,二千九百五十七里。华山冢也,其祠之礼:太牢。羭山神也,祠之用烛,斋百日以百牺,瘗用百瑜,汤其酒百樽,婴以百珪百璧。其余十七山之属,皆毛[牛全],用一羊祠之。烛者百草之未灰,白席采等纯之。
《西次二经》之首曰钤山。其上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