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八十九章 采购(3/6)
则火力覆盖,能放风筝谁愿意到近处玩命?
为了确保火力的持续性,李默白将仓库内的碳素箭也都带上了,五百人有个几万支应该够用了。
从仓库出来后,原本快满了的仓库一下子少了一多半,感谢杨逸,感谢他的玉佩,比他本人能装多了。
武器方面准备的差不多了,还有其他物资,面对战争,有多少准备都是不够的。
武者都是大肚汉,吃的是肯定管不起的,真要靠食物供给,李默白估计自己得往玉佩里塞集装箱。
还是嗑药吧,这方面现代帮不了忙,李默白只能给他们屯上千把斤酱牛肉当零食。
偷袭绣衣卫的时候李默白发现他们医疗水平一般,受伤的时候基本靠医武不分家,这方面就很不专业,虽然知道他们能扛,但李默白还是去搞了一批医用酒精,消炎药,纱布之类的外伤物品。
在天渊可没有人手补充,死一个就少一个,每个人力都是弥足珍贵的资源,但凡能救下一个可能都是未来的希望,有备无患吧。
工兵铲之类的工具性储备也得有,真要挖坑,刀剑并不比树枝强多少。
能想到的都买了,加上杨逸的准备,武装到牙齿应该问题不大,如果在战场上真的跟绣衣卫碰上了,李默白觉得虽然硬实力不够,但拉他们一起走还是没问题的。
李默白想好了,大家平时穿皮甲赶路,战时一水的铁甲套皮甲,很公平。
如果实在打不过,李默白去东南亚旅游的时候还带了点众生平等的土特产回来,也不是不能用。
大乾和华国古代战争风格并不一样,作战之时多是李默白见过的那种战阵配合。
这种战阵讲究合力,十几人配合便能扫荡数百的游兵散勇,但人数也是被限制的死死的。
倒不是凑不齐更多的武者,人数一多指挥和配合上就会出问题,反而不如小基数的战阵有杀伤力。
以李默白去杨盘那边偷师经验来看,绣衣卫常用的也就是围剿他时那种战阵,他们也尝试过好多次小阵合大阵,但都失败了。
不是绣衣卫不优秀,单一个人素养和纪律性而言,哪怕现代士兵也差他们一筹。
主要是时代限制,将军的命令再优秀也就往下走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