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91章 当年的悬案(2/5)
,无论是政治、军事还是经济上,都足以跟朝廷叫板,甚至是分庭抗礼。因此,不到生死存亡的紧要时刻,朝廷也不敢贸然翻脸。也就是说,在当时那种情况之下,双方都有所顾忌,不想闹得太僵,隐隐达成了某种微妙的平衡。”
徐海韬点了点头,意味深长道:也可以这样说吧,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,朝廷与地方之间,就出于某种此消彼长之中了。尽管,几十年以后,各路封疆大吏,也只是阳奉阴违而已,不敢公然跟朝廷唱反调。然而,明眼人都看得出来,朝廷对地方的制约与影响,都是在逐步减小的。最明显的一个例子,那就是,十年前,八国联军进攻北京之时,东南数省并不曾进京勤王,而是弄了个东南自保,甚至有点看热闹的感觉……
“是啊,”赵昭婷接过话语,“从这些事情上,我们也就可以想象,目前的清廷,也已经是内外交困,危机四伏了。就拿目前金陵城的局势来说吧,两江总督代表着朝廷一方的势力,看上去是最为强大的。不过,像本省巡抚,并不想买他的账,想得更多的,倒是如何维护自己和地方的利益。因此,巡抚一方,就成了我们极力争取的对象……”
徐海韬微微一笑:“因此,好几个月之前,巡抚大人派出了那位涂力凃首领,跟我们谈一些合作事宜,也就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了。”
赵昭婷一时倒有点羞愧起来了:“海韬啊,当时我过于执着于个人恩怨了。此刻想来,如果当初对那位涂头领下手的话,无论如何,都不会有如今这样的局面了。”
徐海韬如释重负,点了点头之后,这样说道:“昭婷啊,当时,我的心里,也是极为紧张的,也是很为难的。不过,事情总算过去了。嗯,以后再遇到重大事情之时,一定要权衡再三,不要冲动,不要轻易做出决定。嗯,就目前的局势来说,我们的实力,也还是很有限的。因此,像巡抚那一类人,不管他是维新派、改良派,还是立宪派,只要他们不跟清廷站在同一条壕沟,我们都是要努力争取的。就算跟他们成不了朋友,我们也不要轻易树敌。此外,像一些贤达名流,也代表着某些阶层的利益,也是我们团结的对象……”
心悦诚服地点了点头,赵昭婷这样说道:“海韬啊,以前,我的头脑,太简单了。看人看事,时常就是非黑即白的。如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