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31章 团圆饼(2/3)
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,已经流传千年,“团圆”是中秋节的主题,几乎贯穿于各种民俗活动中,所以中秋节又称团圆节。
其实除了月饼,京城还有一样中秋时令民俗商品,那就是“兔儿爷”。
“我知道,爸爸就给我们买过,还放在我的桌面上呢。”妞妞和小乐儿都点头应道。
“没错,就是爸爸在庙会上给你们买的那个玩具,现在集会上都有卖,以前是拿来供奉的。”李岚点头说道。
解放前京城里在中秋节时有供月的民俗,供的是“玉兔捣药”的木板水印神纸或是泥塑的玉兔,“兔儿爷”可是只能呆在供桌上的,现在就成玩具了。
传说京城在历史上曾遭遇大疫,恰逢中秋,嫦娥看到此情景,就派身边的玉兔去为百姓治病,玉兔骑上马、鹿、狮子、老虎,走遍了京城内外,救死扶伤立了大功,所以,旧时的京城人一到中秋都忘不了供奉兔爷。
所以传统兔爷的形象一般都是兔首人身,手持玉杵,有扮成武将头戴盔甲、身披战袍的,也有背插纸旗或纸伞、或坐或立的,坐则有麒麟、虎、豹等。
不过现在破除封建迷信,供月的活动基本都取销了,大家伙也就聚在一起吃个团圆饭,吃块团圆饼了。
“咱们晚上就是要做团圆饼,做一块大的明天晚上一起吃,团圆饼是中秋节的主食,其他的月饼都只是点心呢。”李岚最后说道。
“好啊,咱们快点吃饭,吃完饭就能做月饼了。”妞妞马上叫道。
团圆饼也叫提浆月饼,提浆就是熬糖浆,是用红糖、芝麻酱制作的一种面食,团圆饼象征着全家甜甜蜜蜜、团圆和美。
制法是将发好的面粉加碱揉好后根据笼屉大小先擀成四片薄面饼,每片均抹上些芝麻酱、糖桂花汁、红糖,并撒些少量的栗子仁、核桃仁、瓜子仁、葡萄干等,一层层叠放在一起。
最上面那片面饼要厚些,要最后包住下面三层,且外形一定要做成圆形,最后点缀些果脯、红枣,撒些青、红丝,然后上屉蒸39分钟后出锅,吃的时候按家里成员多少切成小块分食。
团圆饼外形呈圆形表示团团圆圆,发面蒸成表示恭喜发财。
制作月饼的主力还是刘玉珠,她在棉纺厂食堂已经学到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