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 44 章 大武光明报(3/4)
义愤填膺,纷纷聚集在皇宫外,高声呼喊,要求皇帝严惩秦桧,以儆效尤。然而,此时的皇帝宋佶却心乱如麻,尚未从白莲教绑架贵妃娘娘和福柔帝姬的阴影中缓过神来。
白莲教的行踪诡秘,至今既未给出任何说法,也未提出谈判要求,仿佛彻底消失了一般。这种神秘莫测的敌人让宋佶感到深深的恐惧和不安,他甚至开始怀疑,这份揭露秦桧罪行的报纸是否也是白莲教所为,意在制造混乱,进一步削弱朝廷的统治。
在这种背景下,宋佶一度考虑派出禁军镇压聚集在皇宫外的文人士子,以维护朝廷的威严和稳定。然而,这一举动遭到了李刚以及一些正直官员的强烈反对。他们认为,文人士子的抗议是出于对正义和公平的呼声,镇压只会加剧民怨,进一步损害朝廷的声誉。
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和深思熟虑,宋佶最终决定放弃镇压聚集在皇宫外的文人士子。他清楚地认识到,此刻的朝廷已经经不起更多的动荡和风波。于是,他选择暂时隐忍不发,暗中为秦桧洗清罪行,以维护这位宠臣的名誉和地位。
在宋佶眼中,秦桧不仅是他的得力助手,更是他政治利益的重要维护者。陷害白老将军一事,虽然是他默认的,但此刻他更关心的是如何平息这场风波,而不是追究真相。
与此同时,宋佶也加强了对白莲教的防范和监控。他深知这个神秘组织对朝廷构成的潜在威胁,因此不敢掉以轻心。他下令加强皇宫和京城的安保措施,同时暗中调查白莲教的行踪和目的。
皇帝宋佶却心存疑虑,他害怕秦桧一旦落入白莲教之手,将会有去无回。因此,他并未按照白莲教的要求派秦桧前去谈判,而是选择了自己的皇弟——八贤王作为代表。他给出的理由是,解救贵妃娘娘和福柔帝姬是皇家的事务,应该由皇室成员亲自出面,这样才能显示出皇帝对此事的重视。
然而,这一切早已在李刚的预料之中。他迅速将情况传信给欧阳宇,而欧阳宇则早已胸有成竹,计划好了下一步的行动。他暗中安排白莲教的人给朝廷传信,要求宋佶派秦桧前往江都进行谈判,承诺只要朝廷答应白莲教的条件,就会释放被绑架的贵妃娘娘和福柔帝姬。
欧阳宇对于皇帝的这一安排早已了然于胸。他之所以让白莲教指定秦桧前来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