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19章 天下为公!(5/6)
下为公!燕王妃的笑声裹着居庸关外的雪粒,当年太子殿下握着小王爷的手习字她突然扯断腰间玉带,翟衣下摆翻涌如血色浪潮,用的可是漠北十三部百姓的颅骨砚台?
朱元璋的洪武剑突然出鞘三寸。
剑刃映出的寒光里,马皇后破碎的护心镜残片与朱标临终前的瞳孔重叠——建昌候进献的狼毫笔跌落在地,弥留的太子手指却仍在虚空中勾勒永字八法。
惊雷劈中殿前铜鹤香炉的刹那,朱允炆锁骨下的血色纹路已蔓延至喉结。
少年太孙突然以头抢地,额角鲜血浸透的《皇明祖训》残页上,藩王戍边四字正在化作活物般的赤金小篆。
孙儿的笔锋朱允炆抬头时,瞳孔里流转的竟是洪武七年的铸印纹路,是蘸着父亲棺椁前的长明灯油磨出来的!
奉天殿三十六根金柱同时震颤。
乳母怀中的永安郡主突然止住啼哭,小丫头攥着的东珠残片上映出诡异画面——春和殿轩窗下,朱标苍白的指尖悬在幼子掌心上方三寸,虚画的笔顺走势竟与北斗七星的方位暗合。
冰鉴里溃散的白雾重新凝聚时,化作三十年前东宫檐角垂落的冰凌。
朱元璋抬手欲拂去衮服上的寒霜,却抓到了一缕带着墨香的残雪——那雪粒在掌心融成的纹路,分明是朱标教允炆习字时写的第一个永字。
铜鹤香炉的焦烟尚未散尽,朱标染血的指尖已悬在虚空半寸处。
他涣散的瞳孔里倒映着春和殿的雕花藻井,枯瘦的食指却在血泊中勾勒出永字八法的起势。
允炆太子的喉结颤动如折翼的蝉,血沫顺着永字最后捺笔的方向晕开,握笔要稳,落墨要轻。
檐角惊雷炸响的刹那,朱棣腰间的螭纹佩剑轰然坠地。
他分明看见兄长垂死的指尖悬停处,正是当年朱标握着允炆小手教射箭的姿势——弓弦贴面三寸,恰如落笔藏锋。记忆里的温润嗓音混着雨声刺入骨髓,燕王踉跄着扶住蟠龙柱,金丝蟒袍下摆浸透了腥甜的血水。
朱元璋突然暴喝如受伤的苍狼,玄色衮服卷着寒霜扑向病榻。
他铁钳般的手掌托住朱标后颈时,太子胸前的团龙补子正化作片片金蝶,庸医!
都是庸医!老皇帝的五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