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四(16/25)
属锦葵科,性甘、平,有清热解毒功效。《本草纲目》云其可‘洗目令明’,与此可大致吻合。并本《传》‘明后’之‘后’字,盖‘目’字之形讹,作‘后’字于义殊不类。” 海按:此云“是食明后”显与“洗目令明”不类,王说亦不妥。或云模堇之叶可供明君食用,此乃河宗柏夭阿谀之词,郭注不误。
〔10〕隻:亦“雙”之省文。译文作“双”。
〔11〕稽首:古代叩头至地,为臣拜君之礼。
〔12〕癸丑:丁谦《干支表》:“距前(乙巳)八日,越阳纡东尾,至于人。” 海按:顾实作“九月二十二日”,距前“八月十三日(乙亥)”则四十九日。 前补作“辛巳”,此距前当三十二日。此或文有脱误,据《传》文所载位置,穆天子不当行一月余才至人国。
〔13〕人:河宗氏属国名,地在河套一带。参见卷一1-3节注〔14〕。
〔14〕伯絮:人名,人国君主。本书卷一作“柏絮”。参见卷一1-3节注〔7〕。 澡泽:湖泊名,卷一作“漆”“渗泽”,参见卷一1-3节注〔13〕、注〔17〕。
〔15〕多之汭:博托河的北部湾。“”,读音未详。丁谦云:“水北曰汭,多之汭当即指渗泽之水西流入河处。” 汭(ru≈igrave;),河流弯曲的地方。 顾实云:“无党河又有博托河,因音别而为包头(清《会典图》作包头河),此真包头矣。最古当是名曰多。……大概邦之境跨连今图尔根河与博托河之间……其当在今萨拉齐之南境,黄河折而南流之处乎!” 卫挺生云:“多,今字为博多、包头,乃今包头市所在。河水南还处,乃包头县属之河口。”王贻樑案:“多,河水南还处,俱当在今内蒙包头至托克托一带,诸说大多近同。” 海按:据顾说,此“多”乃今博托河之古音,多之汭,即博托河的北部湾。
〔16〕河水之所南还:黄河转弯折向南流的地方。即当今内蒙托克托城一带。
〔17〕戊午:丁谦《干支表》:“距前五日,东征南还,升于长松之隥。” 海按:顾实作“九月二十七日”,亦距前五日。
〔18〕顾命:本为君王临终遗命。此指临别时君王的诏命。 丌:古文“其”字。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