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六章 太子和贤臣(3/5)
主东宫一事而操劳,先在这里谢过大人了。”
李恪看见封德彝行此大礼,忙上前将其扶住,语带诚恳的道,“封大人务须行此大礼,恪岂敢承受。”
他想到今天长孙无忌在朝堂上的嚣张气焰,心中就越是气愤,一怒之下,一块砚台被他摔的稀巴烂。然而,李世民对于太子一事的悬而未决让他颇感意外。就在此时,家丁在书房外禀报说长沙郡王李恪前来拜见,已经在客厅等着。
所以,现在的太子之位简直就是一烫手山芋,强敌虎视眈眈的情况下就是给李恪他都不敢要。并且他知道,李世民在位二十三年,留给他准备的时间相当充裕,没必要自己争到太子之位后,做起事来又的缩手缩脚的。他正好利用这个机会,给李世民留下一个他不跟兄长争的印象,同时也为将来能够成功压制李治资本积累一些资本。
李恪能听懂封德彝话里的意思,特别是深受娘娘敬重,便是表明自己立场。所以,说出了让他帮忙寻找苏定方和刘仁轨两个人。
苏定方和刘仁轨的事情解决了,李恪心情轻松起来。他又请教了封德彝很多学问上知识,封德彝作为士族文人之首,才能非凡,给李恪一一做了解答。
封德彝见李恪明白自己的意思就不在纠缠此事,随后提到了尚书左仆射萧瑀、虞世南、孙伏伽等人。李恪知道萧瑀是隋炀帝萧皇后的弟弟,自己母妃的舅舅。萧瑀自幼以孝行闻名天下,且善学能书,骨鲠正直,并深精佛理。以皇后亲弟之重,在隋朝年纪轻轻就做到银青光禄大夫的官,后来由于屡屡上谏忤旨,渐渐为隋炀帝所疏斥。
所以,这个时候的太子除了名声响亮,地位尊崇一点之外,没有什么好处。唯一的一点好处,就是有东宫六率几万兵马在握。但李世民是一个雄才伟略的皇帝,他的皇位就是通过政变才得到的,在他在位的时候对于军权是十分看重的。
看看时间已过申时,李恪便告别封德彝。封德彝挽留李恪在府上用饭,李恪告诉封德彝自己出宫已久,回去太晚杨妃会担心。封德彝知道李恪仁孝,不再强求,便将他送到府门口才算作罢。
“不过,李靖,房玄龄和杜如晦以及李孝恭等在朝堂上一言不发,似乎有意保持中立。”
李恪对于封德彝的回答有点失望,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