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五章 现代意义的蹴鞠(3/4)
手中的球很是好奇,笑着介绍道,“这就是玩蹴鞠用的家什,至于名字,恩,就叫鞠球吧,本王如今发明了一种有别于马球与蹴鞠的踢法。具体的规则,以及判罚的细节,我都写下来了,又让文案抄了多份。”
李恪目光转向苏志问道,“苏大人也一起去吧。”
说着,顿口气道,“微臣今日所来皆为殿下五日前在将作监所订之物。”
五日的时间对李恪来说不是很漫长,相反的,经过一天打猎,李恪又开始每天习文学武顺便打理王府中的事务。所以,不知不觉五天的时间就过去了。
但众人玩的却很尽兴,特别是李恪几个结义兄弟,更是将李恪定做的足球和写的册子拿走,说回去好好在府中练习,然后再来比试。让李恪奇怪的是,苏志在走的时候也跟李恪要了一份册子。当看到李恪所剩的球已然不多时,不等李恪开口,苏志主动说为他再多做几个,李恪高兴不已,连说多谢,送他出了王府。
马周道,“殿下大才,此等踢法臣是听所未听闻所未闻,很刺|激,也适合强生健体,不失为大唐一大幸事啊。”
苏志不敢承受,赶紧拱手道谢,语气恭敬的道,“殿下太过夸奖微臣,臣不敢当。”
马周反问道,“殿下肯定有自己的想法,又何必问臣呢?”
休息片刻,两队交换场地,又踢了起来,经过上半场的实战,大家进攻和防守都渐渐熟练,因此,直到终场结束,比分始终保持在了一比零。
见众人对规则看的差不多了,李恪吩咐杨恩先到校场准备,他们随后就到。杨恩走后,李恪有把众人聚在一起,详细说了下新蹴鞠和旧蹴鞠的一些不同之处,最主要的就是球门的设置,唐代玩的蹴鞠是一个门,而李恪按照现代足球的模式改成了两个门,大家都表示明白,李恪随即领着众人浩浩荡荡的朝校场而去。来到校场,众人看着有两个门的蹴鞠场地,由于有李恪解释在先,并不觉得怎么陌生。李恪将人分成两个队,他与陈其和几个鹰卫力士一对,身着黑衣;秦怀玉、柴哲威等人和其他的鹰卫力士为另一队,身着红衣。马周充当裁判,苏志负责计时。于是,具有现代意义的第一场蹴鞠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开始了。
李恪淡淡一笑道,“本王想广泛将此运动推广出去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