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百九十九章 发兵长安(一)(2/3)
又被殿下在白岩城下歼灭了二十万,现在高丽国内兵马已经所剩无几。”
所以,李恪严令军中诸将不得私议朝政。
刘仁轨谦虚的回答道。
刘仁轨说道。
“确实是这么个理——”
“解释解释——”
“正则,不用多礼——”
“有所耳闻——”
“殿下,现在长安局势显得复杂。然而,对于我们而言,最主要的还是要弄清皇上的病情,只有确定了皇上的病情,我们才能做下一步的打算。”
“对——他们肯定会采取求和和纳贡方式换取和平!”
刘仁轨分析道。
“不敢当——全都是殿下的功劳!”
半晌,他又对刘仁轨问道,“正则,你对大唐跟高丽的战争,有什么看法?”
“好了——你先下去吧!”
刘仁轨说道。
李恪笑着说道,随即,他的表情表的很严肃,“你听说了长安城的情况吗?”
“正则,你不用客气,谁的功劳本王心里自然很清楚!”
刘仁轨一愣,随即露出了喜悦之情,躬身道,“末将不负殿下的厚望——”
刘仁轨也清楚,皇上中病的时候,自然不会给北王在外拥兵自重机会,肯定会将他调回长安城。
太子造反,已经被皇上擒获。这个消息在一天之内不胫而走,已经在军中传了个遍。将士们都开始低声的议论,都在议论太子被罢黜之后谁将会被立为太子,大家都认为北王李恪会是唯一的人选。因为,这次白岩城下的一战歼灭了高丽十万大军,白岩城投降时又坑杀了十万高丽俘虏。这二十万大军的损失对高丽而言是一个沉重的打击,甚至会导致一蹶不振,会被大唐给灭掉。这是多么大的一份功绩啊,只有北王能够做到,北王不做太子,谁又有这个资格呢?淳朴的是士兵们心里都这么想,嘴上也在这么说。特别是毕业于皇家陆军学院的校尉和都尉们,心里就更加的迫切自己的校长能成为大唐的太子,继而成为大唐的皇帝。
十天过去,长安那边没有任何的消息,倒是高丽派出了使者,向跟大唐议和。
“那你是怎么想的?”
李恪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