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 28章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(2/6)
派去蜀国的内应怎么说?”
赵普点点头:“陛下猜的没错,孟昶已经与李煜接上头,定了一个什么攻守同盟。北汉和辽国也派了使臣观礼。”
赵匡义不屑道:“朽木之国,垂死挣扎而已。所谓的结盟不过是给自己壮胆,由内而外腐烂的政权除了灭亡没有任何路可以走。”
赵匡胤看着意气风发的二弟,心里十分的满意,自从陈桥兵变以来,他心中总有一个心结,自己能如此顺利的夺得周国的江山,除了自己的功劳威望,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。那就是世宗皇帝英年早逝,留下孤儿寡母。朝野上下没有归属感。如果柴荣留下的是一个已经成年的儿子,那情况可能会截然不同。就算自己能够成功,也必然会费一番周折。更或许自己可能根本就不会作乱也说不定。所以自从自己登基之后,母亲杜太后曾经不止一次暗示过自己,考虑一下将来如果有那么一天,将大位传给二弟或许是个长远的选择,最起码可以将赵家的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。赵匡胤十分认真的考虑过母亲的建议,所以从各个方面开始对二弟进行培养,自己的儿子都没有封王,赵匡义却先封大国,进位晋王,加开封府尹。可谓是大权在握,一人之下。
赵匡胤看着赵匡义,眼神中透露出鼓励神色,示意他接着往下说。
赵匡义得意道:“如今我大宋兵强马壮,国力日盛,朝局稳定,一统华夏乃是人心所向,陛下应顺天应人,兴兵讨伐不义之国,安黎民之心。”
赵匡胤笑而不语,赵匡义接着说道:“我愿统兵十万渡长江天堑讨伐南唐,再派一员上将统兵十万兵发汉中讨伐西蜀,两国百姓苦暴政久矣,天兵一到必定箪食壶浆,迎接王者之师!”
赵匡胤连连点头,又看了看赵普,赵普手拈须髯,想了想说道:“陛下,臣对晋王的话有些许不同意。”
赵匡义满脸不悦道:“哦?赵大人觉得我们不应该出兵讨伐他们?”
“非也!非也!”赵普微微一笑:“我非常认得王爷的观点,朽木之国,不如早除之,唐蜀两国现在所恃者,无非天堑也,雄关漫道与长江。还是有差别的,我认为以我国的实力,并不能一举攻伐两国,应该先主后次,先打离我们最近的唐国,再次伐蜀。”
赵匡胤在殿内来回踱步,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