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章 动之以情,晓之以理(2/4)
话其实挺不错的。
抛开限制发展的地形不提。
“塞北小江南”的名号也的确是冬暖夏凉的好去处。
而且林业资源丰富。
矿业资源也不差。
动植物资源更不少。
但偏偏却始终无法发展起来。
这固然有天然的地形所限。
但也有和隔壁的绥市有关。
其实有一说一。
哪怕是宁东自己人,都普遍认为宁东要是能够和绥市合并的话,那宁东没准还能起死回生起来。
可惜……
这也只是妄想。
后来宁东是有了机场。
但却是在阳绥。
宁东是有了火车站。
但却不拉人。
宁东是有了主打产品,但却是黑木耳。
宁东有着太多太多可以发展的机会。
可却始终差了一口气。
这口气,其实就是当地并没有主打产品的缘故。
凤凰不栖息无宝之处。
这宁东本身什么都好,但却偏偏并没有一个能够作为主打产品的东西。
黑木耳?
这东西技术含量太低。
就算宁东有着黑木耳之乡的名号,可因为没有统一培育、养殖,根本无法形成品牌效应。
结果就是,宁东的黑木耳虽然闻名牡市,但出了龙省,却一点知名度都没有。
没有拳头产品,也就意味着宁东在未来没有任何知名度。
为什么宁东在后来会沦落到收过路费为生?
不就是因为如此么?
地形的限制,导致宁东无法发展起来。
没有拳头产品的情况,又导致宁东始终无法将其打造品牌。
唯一能做的,就只是依托短视频平台推广自家的黑木耳而已。
然而那个时候入场,显然早就已经太晚了。
撑不着,饿不死。
这就是前世宁东的情况。
作为家乡人,方默自然是想着为老家做些什么。
可……
外企是胡诌的,建厂办手续需要相关文件。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