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章 卫氏父子(6/7)
兄弟之后,又派尉迟恭带兵进宫,逼他父亲李渊交出皇权,后又诛灭建成、元吉的子女,以此来永绝后患。为了帝位,杀死同胞并牵连其子嗣,前后共有数万人死于这次兵变。说他的皇位是鲜血浇铸的一点也不为过。
孙若薇又想到过千山不也正处于逃亡之中吗?他的太子父亲不就是因为争皇位被抓了吗?皇位之争,流血牺牲,太可怕了!不能讲与皇位有关的话题!
“孙姐姐,你在想什么呀?”过千山问孙若薇。
“我在想给你讲什么故事,现在开始讲关于李冰父子修都江堰的故事吧。”孙若薇说。
“话说号称’天府之国’的成都平原,在古代是一个水旱灾害十分严重的地方。唐朝诗人李白在《蜀道难》这篇着名的诗歌中’蚕丛及鱼凫,开国何茫然’、’人或成鱼鳖’的感叹和惨状,就是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。这种状况是由岷江和成都平原恶劣的自然条件造成的。岷江是长江上游的一大支流,流经四川盆地西部,那里是多雨地区。古代,每当岷江洪水泛滥时,成都平原就是一片汪洋大海;一遇旱灾,又是赤地千里,颗粒无收。岷江水患长期祸及川西,鲸吞良田,侵扰民生,成为古蜀国生存发展的一大障碍。”
“秦昭襄王五十一年,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和他的儿子,吸取前人的治水经验,率领当地人民,主持修建了着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。都江堰的水利工程修建了宝瓶口、鱼嘴和飞沙堰,后来的朝代还制定了岁修制度。”
“这里我特别讲一下宝瓶口,当时玉垒山横亘在那,李冰父子召集了许多有治水经验的农民,对地形和水情作了实地勘察,决心凿穿玉垒山引水。由于当时还未发明火药,李冰便以火烧石,使岩石爆裂,终于在玉垒山凿出了一个宽20公尺,高40公尺,长80公尺的山口。因为它的形状像瓶口,所以取名为’宝瓶口’,把开凿玉垒山分离的石堆叫做’离堆’。现在那里建有公园叫“离堆公园”。”
“都江堰的创建,有其特定的历史根源。每年雨季到来时,岷江和其它支流水势骤涨,往往泛滥成灾;雨水不足时,又会造成干旱。李冰为蜀郡太守时,他在前人治水的基础上,依靠当地人民群众,在岷江出山流入平原的灌县,建成了都江堰水利工程。都江堰建成后,成都平原从此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