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章 两支珠花(2/6)
军需官,负责部队的后勤保障。同时万北林交给他一项任务,万北林每攻下一地,方恒泰要全面重新设置当地的行政和军事管理部门,所以他们俩从洪康分别后就没有再见过面。
“小方,你的意思是每攻下一地都要重新任命地方官员,你哪有那么多熟悉当地政务的人?”孙若薇问。
“孙姑娘,你就不知道万山盟是干什么的了?这些人员,盟主在多年前就派去了,他们一般跟随在当地主管的身边学习,比如洪康新任的知府和都督,在少主控制了洪康后不就顺利交接了吗!”
“那这样的人在大梁每个地方都有吗?”
方恒泰微微一笑说:“你觉得呢?”
方恒泰还告诉她,自从朱道掌权后,对百姓的税赋极其沉重。老百姓一年辛苦劳作,到头来还吃不饱饭,民不聊生,怨声载道,好些地方,官逼民反,又加上四面强敌环伺,大梁已是岌岌可危了。
方恒泰在任命新的地方官的同时,对原来深受百姓爱戴的官吏进行了新的安置,他告诉孙若薇说,这一切都是按万北林的意思。比如说丰屯县的宋瑾,他把宋瑾从万山盟放回来,安排到了青川,据说宋瑾把青川治理得相当好,当地百姓对他交口称赞。这时孙若薇才知道丰屯县的宋瑾并不是当初他们遇到的那个宋瑾。
“丰屯县的叫小宋瑾。”方恒泰说:“他一直都在给过公子和卫大人拨银子修运河呢。只是这两年军费开支巨大,新的矿开采不多。不过,我已给小宋瑾去了书信,命他不能短缺了修运河的银子。”
方恒泰还鼓励百姓开荒种地,他告诉孙若薇,万北林发布公告百姓开垦出的荒地,前十年免收税赋,十年后再酌情制定税收政策,这项措施极大调动了百姓的积极性,大梁每年都在新增耕地。
“小方,你家少主这一套都在哪学的?”孙若薇有些好奇。
“跟你呀,孙姑娘。”
“跟我?我并没有给他讲过什么呀?”
“那是孙姑娘给过公子讲的,过公子把你每次讲的都记下来了,在他离开洪康的前一天,过公子把他写的一本册子给了少主。”
“啊,是这样啊!”这真的是出乎孙若薇的意料。
“小方,你来这里也是来找你家少主的吗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