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8章 规划与求援(2/3)
出门。
《神龙乡未来十年规划计划》用了他几天时间。这份报告详尽地分析了神龙乡的各项情况。对未来发展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。
秦长江的第一个计划,就是打通神龙乡的出山通道。
秦长江的第二个目标,就是打造一个新型农村小镇,打破神龙乡有乡无市的尴尬局面。
第三个目标,他瞄准了神龙谷。
神龙谷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探险条件。如果配合神龙山脉的风光,神龙乡完全可以打造一个乡村旅游风光区。
秦长江其实深谙“要想富,先修路”这句话的精髓。交通是发展的瓶颈,任何地区,只要交通不发达,经济都不可能发达。
交通是经济命脉,它就像人体中的血管一样,血管畅通无阻,人的身体就绝对健康。
神龙乡现有的这条路,就是一条简易的山间小路。
路依山而建,蜿蜒盘旋。沿途有几座简易小桥,最宽处,可容一辆大卡车通过。最窄处,一辆小车还得小心翼翼通行。
简易公路没有任何加固硬化的措施。以至于在这场大洪水中,这条简易公路已经被冲断了几处,变得千疮百孔,残破不堪。
路断了,神龙乡与外界就彻底断绝了联系。
外面的进不来,里面的出不去。修路,就成了秦长江最想解决的问题之一。
但是,修路是需要巨大投入的。按秦长江的设想,未来的神龙山出山公路,将会是一条可并排行走四辆车,中间规划绿化带,路两边架设路灯的光明大道。
要实现这个理想,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资金问题。
资金是神龙乡最不敢提起的尴尬问题。有人开玩笑说,神龙乡的财政所就像一个叫花子。每到年底,神龙乡财政所长就到处找人化缘,以解决全乡干部的福利待遇。
别的乡财政所多少有点盈余。神龙乡财政所常年都是兜里比脸还干净。
乡财政实行的也是乡长一支笔制度。乡政府任何支出,都必须经过戴宗民审批。
由于财政没钱,戴宗民干得最多的事,就是拆东墙补西墙。拆来补去,把乡财政弄得一地鸡毛,千疮百孔。
神龙乡财政给外界的印象,就是两个字——没钱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